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第六十七章 古寺迷踪(下)

第六十七章 古寺迷踪(下)(1 / 2)

更新时间2012-7-24 22:12:00 字数:2354

李俶苏醒过来,发现天已经亮了,自己躺在禅房的床上,郭旰守在门口。

郭旰见李俶醒了,上前问候:“郡王,你感觉怎么样?”

李俶感觉有些头晕,问郭旰:“昨夜出了什么事?”

郭旰:“昨夜明山他…”

李俶打断郭旰,急切的问:“明山、仲辉、德顺,他们三人怎么样?”

郭旰安慰道:“郡王别急,他们都没事。”

李俶继续问:“明山他到底怎么了?”

郭旰:“听宽见大师说,明山中了西域邪教的魔音咒。中此咒者心智全失,受施咒人魔音控制,犹如木偶。幸好明山的定力非同常人,没有完全被魔音所控,否则郡王您…”

李俶:“明山现在何处?”

郭旰:“宽见大师正在用楞严咒驱除明山身上的魔性。”

李俶:“楞严咒?”

郭旰:“听宽见大师说,楞严咒是大乘佛法的无上神咒,能够驱除天魔外道的一切邪法。”

李俶:“走,引我去看看。”

李俶看过王霆、刘德顺,两人修复得很快,来到贺拔楚岳住的禅房外,正好碰见宽见从屋内出来。

李俶迎上去问:“方丈大师,明山他怎么样?”

宽见回答:“贺拔施主已无大碍,只需静养几日即可痊愈。施主刚刚睡下,郡王晚些时候再来吧。”

“有劳大师,晚辈告辞。”李俶被几件事搞得头晕脑胀,正欲告辞离去。

宽见叫住李俶:“郡王留步!”

李俶转身问:“大师有何指教?”

宽见笑道:“不敢当,老衲见郡王脸色凝重,不如到禅房一叙。”

李俶拱手回答:“恭敬不如从命。”

来到方丈禅房,李俶注意到屋内的陈设十分简陋,香案上放着一尊古朴的木刻佛像,佛像面前放着一个古铜色的香炉。

宽见请李俶落座,亲手为李俶斟满一盏茶:“荒野小寺只有粗茶相待,还请郡王莫怪。”

李俶双手接过茶盏:“多谢大师。俶心中有一疑问,不知是否当问?”

宽见:“郡王请讲。”

李俶发问:“寺中食宿不取香客分毫,不知寺院何以为继?”

宽见回答:“寺东有甘泉,滋养田地百亩,僧人耕作,自给有余。”

李俶有些惊讶:“和尚也种地?”

宽见:“阿弥陀佛,敢问郡王,和尚为何不能种地?”

李俶知道自己失态,连忙道歉:“俶一时诳语。俶听闻佛家有戒律:僧人不可开掘土地。”

宽见解释说:“世尊涅磐前对弟子阿难说:‘我灭度后,如果僧伽需要,可以舍弃小戒。’沙州不比中原,此地人迹罕至,不耕种无以自给。”

李俶点了点头。

宽见继续说:“老衲见郡王之心为幻象所困,不能自拔。”

李俶显得有些激动:“请大师指教。”

宽见平静地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李俶急切的问:“如何摄心?”

宽见没有直接回答李俶的提问,讲起了故事。

一日,须菩提问佛:“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对须菩提说:“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讲到这里宽见停了下来,拿起茶盏。

李俶看着宽见,急切的想知道到答案。如何降伏自己的心,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比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还重要。

宽见喝了口茶,继续说:“须菩提恭敬的等了许久,没听到答案,抬头见佛已然闭目端坐。”

“啊!”李俶脸上的表情十分异样。

宽见解释道:“其实佛已经告诉了须菩提答案。当一个人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时侯,他的心就这样住了。”

“哦!”李俶似有所悟。

宽见给李俶满上茶,问:“不知郡王是否听过正法、像法、末法三时?”

李俶回答:“俶见识浅薄,愿闻大师教诲。”

宽见:“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有始终,佛法亦不例外。世尊涅槃前曾说:我灭度后千年为正法时,再千年为像法时,其后为末法时。”

李俶细想“所有物皆有始终”,似乎完全符合后世的科学理论。李俶:“请问大师,而今处于何时?”

宽见:“像法。”

李俶:“何谓像法?”

宽见:“像者似也,真正之法仪不行,随而无证果,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佛法行,此谓之像法。”

李俶:“敢问大师,何为末法?”

宽见:“佛告阿难: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