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佛域敦煌(1 / 2)
更新时间2012-7-24 8:11:12 字数:2362
李俶躺在床上刚要入睡,朦胧中听到一曲神秘悠扬的胡乐,令人有神游太虚之感。李俶从床上起来,循声而去,来到客栈后院一处僻静的偏房外。
李俶站在门外静静的欣赏,神秘婉转的曲调让人浮想联翩。乐曲接近高潮时,“嘣”的一声响,乐声嘎然而止。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身穿胡服,头戴面纱的女子。尽管没看到胡服女子的面容,单看身材已经令世上男人神魂颠倒。唐人的审美标准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男子以雄健为美,小白脸容易遭人嘲笑,女子以肥胖为美,大唐第一美女杨玉环身材就十分丰满。
胡服女子走到李俶面前,屈身行礼,用楚楚动人的声音说:“知音难觅,公子里面请。”
李俶欣喜若狂,正准备跨步进门,突然听到胡服女子对自己说:“不是您,是后面那位。”
李俶回过头,惊奇的发现贺拔楚岳和刘德顺站在身后。
胡服女子对贺拔楚岳说:“公子请。”
贺拔楚岳看着李俶,有些语无伦次:“这个—我—”
李俶拍了拍贺拔楚岳的肩膀:“去吧。”
回到房间,刘德顺对李俶说:“郡王您可千万别生气。”
李俶故作镇静:“我为何要生气。”
刘德顺:“那胡女没眼光,认不得真龙。还有那个贺拔,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跟郡王抢女人。”
李俶看了看刘德顺,笑着说:“有什么办法?那个贺拔个子高,人又长得帅,还有一身好功夫。”
刘德顺:“郡王您太过宽容,德顺为您不平。”
次日一早,李俶等人动身前往三危寺。唐朝中期佛教鼎盛,敦煌境内有上百所寺院,三危寺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有僧众上千人,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在寺内。
去往三危寺的路上,李俶闲来无聊,笑着问贺拔楚岳:“昨日那位抚琴的女子长得如何?”
贺拔楚岳一本正经的回答:“楚岳不知。”
刘德顺在一旁插嘴说:“得了吧,别在郡王面前假正经。”
郭旰、王霆、哥舒曜好奇的问:“你们在说什么?”
刘德顺把昨日下午发生在客栈后院的事告诉三人。
郭旰笑道:“想不到明山还有这等艳遇。”
贺拔楚岳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你们误会了。昨日我进入那位姑娘房中,只是品茶听琴而已。”
刘德顺不依不饶地说:“骗谁呢。但凡年轻女子,见了你贺拔哪有不动心的。”
贺拔楚岳急了:“你再乱说,我可不客气了!”
刘德顺躲到李俶身后:“郡王面前,你敢放肆!”
贺拔楚岳握紧拳头说:“你这厮等着,看我什么收拾你!”
一路上听贺拔楚岳和刘德顺斗嘴,不知不觉到了三危山下。
李俶对贺拔楚岳和刘德顺说:“进入佛门圣地,你俩不许再闹。”
山门前,信众摩肩接踵,香烟缭绕,梵音悦耳。李俶走进山门,一名小沙弥迎上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远道而来,小僧为几位带路。”李俶双手合十,躬身表示感谢。
小沙弥带着李俶六人边走边讲。
三危寺依山而建,庙宇殿堂层叠相连,山门两边塑立着两座金刚像,手持金刚杵,神态威严。拾阶而上来到天王殿,正面供奉弥勒菩萨,弥勒像后供韦驮天,两旁是四大天王像。
小沙弥给李俶介绍:“东方天王名提多罗吒,能护持国土,是帝释天的乐神,手中持琵琶,护东方。南方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手中持剑,护南方。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手中缠绕一龙,护西方。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护北方。”
离开天王殿,继续前行,进入雄伟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尊大佛,法相庄严。
小沙弥递给李俶三柱香,李俶虔诚的焚香膜拜。
小沙弥向李俶介绍:“大雄宝殿是本寺的主殿,供奉世尊释迦牟尼三身佛。当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
走出大雄宝殿,经过藏经楼,走上一段栈道,来到位于悬崖上的千佛阁,也就是后世的莫高窟。莫高窟最早开凿于北朝,隋唐时期进入全盛。李俶被壁画和塑像深深吸引,那种美完全无法用文字表达。
不知不觉到了晚饭时间,小沙弥请李俶几人前往斋堂用饭。
李俶有些恋恋不舍,对小沙弥说:“我等想在贵寺借宿一宿,不知是否方便?”
小沙弥:“施主不必客气,本寺备有禅房,专供香客住宿歇息。”
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