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第六十四章 丝绸古道

第六十四章 丝绸古道(1 / 2)

更新时间2012-7-23 20:49:28 字数:2205

敦煌—一座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千年古城。

自从李俶节度河西,在地图上第一眼看到敦煌,便立下心愿,有机会去敦煌看看著名的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沙州敦煌郡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距离武威一千六百里。

李俶叫来郭旰、贺拔楚岳、王霆、哥舒曜,说出心中想法。

郭旰爽快的回答:“旰带卫队护送郡王前往。”

李俶摇了摇头:“又不是去打仗,何必兴师动众,有四位随行足矣。”李俶心想:这次外出说通俗点就是公费旅游,动静不宜搞得太大,再说身边跟着数百骑兵,哪还有兴致游览。

裴遵庆得知李俶要微服前往敦煌,劝阻道:“此去沙州路程遥远,沿途地广人稀,常有马贼出没,郡王不可以身犯险。”

李俶对裴遵庆说:“前年裴公与郭将军视察河西五郡,不也是轻车简从?俶持陛下所赐旌节,镇守河陇,理当身先士卒,怎能畏首畏尾,被几个马贼吓住?”

裴遵庆无言以对,只得嘱咐郭旰、贺拔楚岳、王霆、哥舒曜四人一路上多加小心。

李俶一行六人离开武威,向沙州敦煌郡进发。金秋时节,官道上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李俶一行经过番和县,郭旰建议:“郡王,前面不远是焉支山,山北官道郡王走过,咱们这次走山南便道如何?”

李俶点了点头:“就依二郎所言。”

山南便道通往大斗拔谷,大斗军驻扎在谷口,沿途有祁连城、西安城等军事要塞。一路上不时遇到巡逻的大斗军骑兵。这些骑兵对李俶几人十分恭谨,从不盘查。

李俶好奇的问:“这些骑兵是不是认识咱们?”

郭旰、贺拔楚岳、王霆、哥舒曜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刘德顺解围说:“都是郡王训导有方,戍边军士爱民敬民。”

李俶心知肚明,没有说出来。王霆悄悄向刘德顺伸出大拇指。

傍晚,一行六人到达甘州张掖郡。

张掖城比起两年前热闹繁华了许多,百姓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离开张掖,李俶一行夜宿蓼泉镇。蓼泉镇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要塞,建康军驻扎在此。武则天采纳武威总管王孝杰的建议,把蓼泉守捉扩编为建康军,驻军五千三百人,战马五百匹。

从蓼泉镇出发,经过一天行程,到达肃州酒泉郡。

酒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小城,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击溃匈奴浑邪王,大获全胜。霍去病把汉武帝赐给自己的御酒倒入河中,与将士们共同分享胜利,谱写了一曲豪情万丈的浪漫故事,酒泉从此得名。

李俶在酒泉停留了一整天,造访了当年霍去病留下的遗迹,然后启程继续西行。

从酒泉到晋昌有四百里路程,一路上多是人烟稀少的草原戈壁,常有马贼出没,路人多结伴而行。李俶一行与一支来自长安的马队、数名散客同行。

这支马队共有二十四人,运送五十驼货物前往安西。马队首领姓俞,四十来岁,古铜色的皮肤映衬出健壮的体格。为了防范马贼,马队队员腰间都佩有长刀。在唐朝,百姓随身携带刀枪剑戟并不犯法,文人墨客仗剑远游更成为一种时尚。

散客中有位来自寿州的褚姓富商,年过五十,前往敦煌三危寺拜佛还愿,身边跟着一名管家和两个家仆。

散客中还有三个和尚,大师兄名叫法惠,两名师弟分别叫法清、法净,三人来自蒲州仁寿寺,远去天竺学习佛经。一路上,三人徒步前行,骆驼用来驼水、食物和经书。

李俶非常敬重这三个和尚,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远万里向着远方的圣地前行。此去天竺路途遥远,沿途虽然没有《西游记》里描写的妖魔鬼怪,但千里沙海,万仞雪山,严酷的自然环境加上神出鬼没的马贼流寇,使得这条西行长路上危机四伏。

四天后,众人顺利到达瓜州晋昌郡。

晋昌城修筑在一片平坦的草原上,城池不大,有居民三千。晋昌地处河西走廊交通要冲,丝绸之路在这里分为南路和北路。南路由晋昌向西,经沙州敦煌郡,西出阳关,经楼兰故城,到于阗、疏勒。北路由晋昌向西北,出玉门关(此玉门关非汉代玉门关),过莫贺延碛,到伊西、北庭、焉耆、龟兹等地。李俶一行从武威到晋昌,历时九天,行程一千两百里。

离开晋昌,继续西行的第三天,李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心驰神往的敦煌已近在咫尺。傍晚,夕阳余晖映衬下的敦煌城楼巍峨雄伟,带着几分庄严和神秘。因为已近日暮,街上行人不多,李俶等人入城后随便找了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李俶几人走出客栈,进入一家胡饼店,要了两盘羊肉馅胡饼,一口咬下去,满口溢香。从胡饼店出来,大街上已是人流如织,两旁店铺大多开门迎客,不少过路的商队正整装待发,很难想象在遥远的河西边陲竟有这样一座繁华的城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