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郭家小将(1 / 2)
更新时间2012-7-18 8:14:00 字数:2057
李林甫听说李俶在河西大肆扩充军备,先是搞出一个“河西突骑”,接着又搞出一个“西凉狼骑”,比起皇帝的“飞龙甲骑”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林甫通过各种手段,搞到一套“西凉狼骑”甲胄,指使王鉷携带上殿,弹劾李俶“违背祖制,私造兵甲,图谋不轨”。
这罪名要是换了其他人,即便侥幸不死也得流放岭南,永不得还。不过李林甫心里很清楚,李俶是李隆基心爱的嫡长孙,仅凭一副战甲未必能扳倒李俶。所以李林甫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指使心腹王鉷上奏弹劾。
不出李林甫所料,李隆基看过王鉷带来的“西凉狼骑”甲胄,不但没有动怒,反而称赞李俶很有创意,斥责王鉷无事生非。李隆基既然不相信胡人安禄山会造反,更不会相信自己的爱孙李俶会有不轨之心。
李林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当面上奏李隆基,状告李俶在陇右“漫然作为,擅改兵制,徒耗资财,一无所益。”
李隆基看过奏章,对李林甫说:“十郎,朕听说你每次外出总是前呼后拥,铁骑开道,可有此事啊?”
李林甫没料到李隆基会突然问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俯首叩地道:“臣有罪,臣为陛下办差多年,奉公执法,得罪了不少仇家,所以……臣以后一定轻车简从……”
李隆基笑着说:“好了,好了。这是干什么,起来吧。朕一点儿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谢陛下。”李林甫站起身,擦拭着额头上的汗。
李隆基让高力士把奏章交还李林甫:“这奏章你拿回去,以后外出多带护卫,朕不能没有你。”
李林甫连忙跪地谢恩。
适逢盛世,国富民丰,奢华之风盛行,李隆基在花钱方面从不吝惜,不仅在长安城内外大兴土木,扩建亭台楼阁,更在宫廷中供养了大批“艺术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舞蹈乐器,应有尽有。
在给李俶的上谕中,李隆基劝诫道:“如今四海承平,把大笔钱花在兵士身上,空耗资财,徒劳无功。有了钱不妨为朕在西海建一座行宫,朕也学学周穆王,去玄池会会西王母。”
李俶在回奏中写道:“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立刻亲往西海,为行宫选址。”
李俶没有大兴土木为李隆基修建行宫,以李隆基的年纪不可能出京西幸。为了防范小人之口,李俶派人在西海岸边一座小山上平整地基,对外宣称为修建行宫做准备。李俶将五百套新打造的西凉狼骑装备运往灵武,交给郭子仪装备朔方铁骑。
---分割线---
一日下午,李俶正在书房读《战国策》,郭旰带来两名身材魁伟的英俊少年,两人的体貌与郭旰颇有几分相似。
郭旰向李俶介绍四郎郭昢、五郎郭晤,两人年纪分别为二十岁和十九岁。郭昢、郭晤在长安听闻河西突骑和西凉狼骑,不远千里来到河西投军,希望经过二哥郭旰的介绍,能够破例加入。
李俶对郭昢、郭晤说:“两位即是二郎之弟,也就是俶的兄弟。兄弟远来投军,俶自然是非常欢迎。”
郭昢、郭晤兴奋的相互一视,单膝跪地拜道:“我等愿战死边野,马革裹尸以还!”
“四郎、五郎请起。”李俶屈身扶起郭昢、郭晤,问:“两位来凉州投军,郭公是否知晓?”
郭昢、郭晤面面相觑,两人来凉州前只给长兄郭曜留了一封书信,并未与其父商量,属于私自行动。
李俶注意到两人的表情,心中有数,对二人说:“这样吧,俶立刻修书一封,请郭公将二位交给俶。”
郭昢、郭晤兴奋不已,抱拳致谢:“多谢郡王。”
李俶笑道:“四郎、五郎不必谢俶,成与不成还得令尊大人做主。”
等待郭子仪回信的这几日,李俶带郭昢、郭晤参观河西突骑和西凉狼骑,趁此机会考察两人的马上功夫。郭昢、郭晤不愧是名将之后,不仅弓马娴熟,更是擅长骑战。
马重英见二人功夫不错,一时来了兴致,跃上坐骑青骢马,手持虎威戟亲自试试二人身手。
郭昢、郭晤骑在马上,见狼骑主将亲自上阵,不敢应战,看着李俶。
李俶走到郭昢、郭晤马前,笑道:“重英骁勇无敌,四郎、五郎就一起上吧。”
郭昢、郭晤手握兵器抱拳道:“遵令!”
郭昢持佰刀,郭晤执马槊,合力迎战马重英。三人的刀、槊、戟交织相碰,电光闪烁。李俶看得目不转睛,以致心无旁骛。三人在马上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旁观战的狼骑将士喝彩声不绝于耳。李俶回过神来,不想有人受伤,命人鸣金止战。
马重英收起虎威戟,跨鞍下马,走到郭昢、郭晤面前,笑着赞道:“果然是将门虎子,少年英雄!”
郭昢、郭晤抱拳回答:“将军过奖了。”
入夜,马重英在西凉狼骑大营设宴款待李俶、郭昢、郭晤。
宴会上,马重英对郭昢、郭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