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龙潜于渊】 第九二二章 做个好人(2 / 3)
张紫萱本来还想大仇得报,宣泄心中仇怨的,见张四维这般模样,反倒没了兴致,拉了拉秦林,低声道:“秦兄,咱们走吧。”
少师府冷清得很,声音虽小,张四维却听见了,艰难的翻身转过来,昏花的老眼打量着张紫萱,忽然瞳孔一缩,颤声道:“是、是江陵相府张小姐?”
“侄女拜见世叔。”
张紫萱福了一福,神情不悲不喜。
张四维发白如霜,肌肤枯槁,满脸都是皱纹和老人斑,比起两个月之前怕不老了十岁二十岁!他嘴唇嗫嚅着,颓然道:“张小姐,你杀了老夫吧,老夫对不起令尊、令兄。唉,想查抄江陵相府,反而抄到了老夫这少师府,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哪……哈哈哈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四维说罢这番话,自知命不久矣,竟长声惨笑。
“世叔放心,侄女绝不会杀你的。”
张紫萱嫣然一笑,挽住了秦林的胳膊,“现在我什么都有,而你,已经失去了一切。”
秦林点点头,张紫萱说得没错,她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简直照亮了整座少师府,阴森凄凉都退避三舍。
张四维已经不值得动手了,让他活着苟延残喘,亲眼看到我们的幸福,看到自己少师府的没落凋零,这比杀了他更痛快。
“本官已经升任东厂督主,这就赴京上任,失陪了!”
秦林朝着张四维笑笑,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挽着张紫萱头也不回地离开这里。
张四维强撑着半边身子,怔怔地看着两人挺拔的背影,良久才重重地摔回床上,口中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带着来自坟墓的腐朽气息,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具冢中枯骨,接下来的最后时光,他的灵魂将被悔恨不停地折磨,将被痛苦无情的吞噬。
秦林和张紫萱手牵手走出少师府,来到阳光灿烂的大街上,冬日暖阳是那么的和煦,少师府中的阴森腐朽气息霎时间被一扫而光。
风陵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说不出道不明的,但又是那么的实实在在,从过往百姓踏实的步伐,从他们原本惶恐不安,现在常露出微笑的脸,都可以看出某种新的东西。
过去几十年里,笼罩在风陵镇上空的乌云,沉甸甸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散去了!
陆远志、牛大力和尹宾商带着锦衣官校们等在外头,马匹行装早已收拾好,早在蒲州就和张公鱼道过别了,秦林将从这里直奔京师履新。
秦林扶着张紫萱上马车,自己也坐上马背,正欲离去时,得知消息的风陵镇百姓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秦督主留步!”
范一帖越众而出,手中捧着一盏清水:“秦督主清如水明如镜,我风陵镇百姓无以为报,除了立生祠四时八节焚香顶礼,只能一碗清水相送!”
“秦青天待我等恩同再造!”
父老乡亲们眼含热泪。
马车中的张紫萱暗暗点头,一家哭总好过一县哭,除掉少师府,笑的又岂止一县百姓?整个关中三晋,不知多少人……
秦林就在马背上,弯腰接过清水一饮而尽,正要打马离去,哪晓得百姓都看戏文看多了,纷纷端出清水:“秦青天也饮我老汉一碗水!”
“秦督主高侯万代!”
妈呀,秦林差点一头栽下来,怕不有几千上万盏水,敢情当我是大象呢?
马车中,张紫萱吃吃笑得花枝乱颤,从车窗探出头来提醒他:“呆子,略沾沾唇罢了,谁让你都喝下去?”
这样啊,还好,还好,秦林擦了把冷汗。
就在秦林离开风陵镇返回的当天下午,杜铁柱夫妇带着一双儿女,紧赶慢赶的到了少师府门口,见到这里的凄凉破败,齐齐吃了一惊。
杜铁柱拉着一位老汉就问:“张青天,秦青天到哪里去了,不是在这里接状子鸣冤吗?”
“你还来晚点!”
老汉摇摇头,“张青天回雁门关巡抚衙门,秦青天奉旨回京,去做东厂的大官啦。”
啊?杜铁柱愣了,他住的村子太偏僻,接到消息就晚了,不成想前面母亲又因病去世,好不容易安顿好丧事,这才过来鸣冤告状,秦青天和张青天都已走了。
“那,那现在告状找谁?”
杜家娘子急不可待地问道。
老汉摇摇头:“早办完啦,少师府的田产家财抄的抄,还的还,恶奴家仆要么死了要么跑了,现在人都没剩下几个,张大老爷也躺在床上等死,连话都说不出来,你们还能告什么状?”
杜家两口儿大眼瞪小眼,他们都是最淳朴的山民,根本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又四处探问一番,实在无计可施,只得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风陵镇。
距离蒲州陆路有千里之遥的山西大同府,一家极其富丽堂皇的青楼,丝竹管弦的悠扬乐声不绝于耳,公子王孙进进出出,莺莺燕燕娇声浪语,好一派富贵风流的景象。
但在这青楼的后院里,又是另外一副情形,满脸横肉的老嬷嬷手持着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