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零章 翻身(3 / 4)
,脸上却是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来,跪地高声道:“臣,谢主隆恩!定然万死不辞,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正德微微点头:“朕之苦心,你能知晓,最好不过。好好办差吧!”
“臣,领旨谢恩!”孙言之额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正德摆摆手:“朕乏了,退下吧!”
孙言之走上万岁峰的时候是垂头敛目,而走下来的时候,却是昂首阔步,他站在大朝殿前面的广场上,目视东北,冷冷笑道:“连子宁,你可能料到,老夫还有今日?”
正德五十三年正月十六,大朝会。
刚刚被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孙言之站在朝臣的队伍中,为人侧目。
寿宁侯张燕昌已经和成国公朱辅完成交接,自安南前线赶回,执掌三十万京营大军,并前来拜见圣上。
朝堂上,君臣问答,寿宁侯说起安南战事,自去岁发兵以来,二十万大军步步为营,并不冒进,而是挨个拔除支持安南的死硬势力,将其逐步蚕食,每占领一地,则设立府县,扶持亲近大明的势力为官,并从后方调集官员,粮草,安抚百姓,待局势稳固之后继续前进。
如此层层推进,虽然速度并不很快,但是却是极为的稳固,所占领之地区,基本再无反复之状况!而积少成多之下,战果也是颇为之可观,数月以来,已经是向前推进三百余里。安南大军屡屡调集,欲将明军薄弱之处击破,然则张燕昌布下眼线,每每侦得,则亦是调集兵力,与之对阵,明军兵甲精良,将士用心效死,且多为南兵,适宜气候,是故安南每战必败,至寿宁侯回来为止,已经是五败!
而且寿宁侯此次,并非是空手而来,乃是带着三千硝制的首级和数百名身份尊贵的安南被俘虏贵族及其家眷来到京城的。
正德闻言大喜,遂定下于二月初二回归京城之后,在承天门献俘。
然后便是两三琐事而已,接着,却是风云突变。
户科都给事中金格,御史梁进,御史陶大年,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朱乾亨等人弹劾新任左佥都御史孙言之,为官不法,品行低劣,身为朝廷命官竟向皇次子潞王敬献江南歌妓寇白门,弹劾潞王渔色,骄横,妄纵,有损皇家威仪。
以上种种,句句刻毒攻心,要求皇帝严惩孙言之,训斥潞王。
正德大怒,但是不知道为何,却是未曾当即宣旨,而是宣布退朝,五日后大朝会再议。
谁也没有料到,九龙夺嫡的党争,这么快就拉开了帷幕。
而首当其中被波及到的,便是潞王。
※※※
也是在正月十六这一日,大金国遣往明廷的特使也来到了镇远府。
作为武毅军的手下败将,连子宁本来是不用前往迎接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说,连子宁毕竟乃是大明朝一部将,而对面乃是金国的使节,当然,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乃是,连子宁现在还是颇为依仗金国来阻挡俄罗斯人的脚步的——对于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连子宁总是格外的重视。
于是连子宁便摆开阵仗,带着石大柱以及龙枪骑兵,在城外扎下彩棚,帐篷,颇为正规的迎接了。
上千名骑士列阵,阵型威严如山,战马披着大红色的三层泡钉棉甲,所有骑士全部都是烂银板甲,大红披风,腰间悬着马刀,手中拿着大枪,后背上还悬挂着五雷神机或者是燧发枪,其中最精锐的护佑在连子宁身后的一部分在马鞍一边还挂着神臂弩。可谓是武装到了极致,远中近距离都能进行杀伤打击。
不消说,这些家底儿自然是从京中源源不断流过来的,得益于戴章浦和张燕昌。
千余骑士屹立于此,气势冲天,杀气四溢。
让人看了,都是觉得心里一跳。
尤其是已经被武毅军打的吓破了胆儿的女真人,就更是如此。
一行数十人的队伍从冰上缓缓而来,为了减轻压力,免得冰面开裂下陷,他们都是下马步行,人马的脚底,都是包裹着厚厚的棉垫子和木板。
等到了近处,便能看到,这一次走来的,竟赫然是五十余骑的拐子马骑兵,簇拥着中间一辆马车。
连子宁微微一笑,看来女真人虽然败了,不得不去京城向朝廷上表称臣,却还是不愿意太弱了自家的声势。
女真人上岸,连子宁端坐马上不动,出城迎接,乃是表达诚意,若是再下马,则就未免有些掉份子了。
全身黑色重铠,战马亦是披着黑色重铠的拐子马骑士看上去还是极有威严的,虽然人数少点,却也是有一种如山岳一般的感觉。走到距离连子宁等人还有二十步的所在,女真队伍停下,马车中走出一个华服老者,这也是连子宁的熟人。
正是图哈,大金国觉罗贝勒,阿哈觉罗氏的族长。
他本来因为族中男丁在白鹰峡一战几乎全军覆没而几乎要退出了女真的上层序列,但是连子宁兵临城下,图哈被派去送死一般的前去求和,却是给女真带来了连子宁愿意撤兵的消息,虽然连子宁提出来的条件极为的苛刻,而且事后所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