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暴怒(3 / 4)
一动都不敢动,站在原地,那冷汗一滴滴的掉下来,脚下竟然已经是湿了。
若不是身临其境,他们也是不敢相信,竟然有一日,自己会仅仅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心中就生出如此巨大的恐惧,巨大的紧张,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如要窒息一般。这么两个从战场上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汉子,竟是被连子宁情绪的变化给吓得有些魂不守舍!
整整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连子宁感觉自己似乎才冷静下来了。
他不敢,也不能,更加不允许自己在那等情绪下来处理问题,毫无疑问,那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策通常只会造成更加糟糕的结局。
而现在,总算是从怒火中冷静下来了。
他看着张康和侯应,温言道:“一路奔波,你们两个也累得很了吧,出去找王庚就成,对,就是刚才送你俩进来的那个,他会妥善安置你们的,且下去休息吧!”
张康和侯应如蒙大赦,赶紧应是,自下去了。
出了书房,一阵冷风袭来,便觉得浑身上下冷的彻骨,原来已经是汗透重衣了。
连子宁又重新以平和的心态把这封信给看了一遍,沉静的思索起来。
信里面其实已经是说的很明显了,明眼人只要是仔细一看,再联系上连子宁和孙挺孙言之之间的恩恩怨怨,大致就能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更何况连子宁身处其中,自然更是清楚,心里基本上已经是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定然是孙挺孙言之父子还在想着对付自己,然后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不少证据,而这些证据,却是落在了江彬手中,从种种迹象看,应该是孙挺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所以主动交给江彬的。然后江彬便是上奏皇帝,于是有了自己的这一桩官司,但是同时,孙挺私自调查朝廷大员,乃是极为犯忌讳的事情,这就像是后世的私家侦探调查某位高官一样,而且放在这个时代就更加严重,所以正德会下旨惩治!
就此看来,刘良臣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失职了,前脚刚说了孙府已经完蛋,接着就来了这么一闷棍。
但是这些都已经是不重要了,连子宁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到底有多少把柄,落在了江彬手中。
或者换一句话说,这些证据,已经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会使得自己落入何等样的境地!
信中说道,皇上的口谕是对自己申斥一番,然后打二十大板,单单是从这个惩罚程度上来说的话,江彬掌握的自己的证据应该是不多的,也不够严重。无论是从史书中还是从几次接触,连子宁对正德此人非常了解,已经摸透了他的性格,这位从来就不是一个能隐忍的主儿!若是他得知了自己干的那些行迹几近于谋反的事儿之后,肯定不会隐忍下来,钝刀子割肉,而是会有一番雷霆震怒!
说不得就要下旨将自己诛灭九族了!
这是连子宁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会在根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推到朝廷的对立面上去!
虽然连子宁心中早有大志,但是让他现在去挑战朝廷,他很清楚,自己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胜算的!
自秦皇汉武以来,除非是王朝末世,天地崩塌,农民大起义,群雄豪强并起,否则以一隅之地来挑战一个庞大的王朝,数千年来,成功的案例只有一个——靖难之役!
而现在看来,自己理当是没有多少把柄被掌握,理当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错儿,比如说贪腐之类的。
这也是正常,毕竟自己那些证据,也不是想查就能查出来的,但是……
连子宁偏偏对江彬也是极为的了解,他很清楚的知道,皇上掌握了多少证据,不代表江彬就掌握了多少证据,很有可能,江彬掌握了某些证据,但是皇上却不知道。以连子宁对江彬性格的分析,他做出这等事儿来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以江彬的视角来看,若是把自己扳倒甚至是整死,对江彬是没什么好处的,而若是把这些证据留着,以此来要挟钳制自己,岂不是能捞到更多的利益?
比如说——连子宁又想起了第一封信中写的江魏衿现在在追求城瑜的事儿。
不得不说,连子宁的心思确实是极为的缜密,再加上对于正德和江彬性格的了解,推断出来的事情和真相竟然是八九不离十。
“江彬!孙挺!孙言之!”连子宁嘴角露出可怕的笑容,眼中却是森寒无比。
他这会儿已经完全安定下来了,甚至心情还有些轻松。人最怕的就是未知的事物,而现在连子宁已经把大部分真相都推导出来了,所需要做的,就是一一应对而已。而现在既然江彬存着要挟自己的心思,连子宁也就不急了。
就怕你没念想儿,无欲则刚那就比较麻烦了。
既然你想从我身上割肉,那就别怪我让你身首异处了!
连子宁心里已经存了极为可怕的心思。
他何曾吃过这等暗亏?更别说,其中还涉及到城瑜这个他最为不想触及的角落。
江彬以为掌握了连子宁的证据便是能把他拿捏的死死的,他却是万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