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朝堂争端(2 / 3)
,后来他做武官,剿匪,镇守六县,去往扶桑,做的这一幕幕,他都有所关注,看在心里。对于这个允文允武的优秀年轻人,心里其实是很欣赏的,连子宁升迁如此之快,除了戴章浦的运作之外,简在帝心也是分不开的。
但是他此刻却是有些失望,对的,是失望,而不是生气。在这个执掌天下几十年的帝王手中,几十条人命算什么?根本就没有让他生气的理由,他只是觉得,连子宁这样做,做的这样明显,这样难看,甚至有些愚蠢,未免让他有些看错了人的感觉。
心里隐隐也有些不信,这么优秀、出色、知进退的年轻人,会做出这等蠢事来么?
正想着,有一个青袍官儿出列,道:“臣,都察院御史王乔年,有本奏!”
正德面无表情:“讲!”
王乔年朗声道:“臣忝为巡城御史,在民间搜罗讯息,风闻奏事。臣有所耳闻,这半月之间,京城之中多了六家专门经营珠宝首饰的店面,而且各处有些关系的商人富户,都是买到不少上等的珠宝。臣好奇之下,略一打探,竟是发现,这些珠宝,尽数来源于武毅军总统连子宁家中生意,而这些珠宝,都是从扶桑所得。”
“臣弹劾武毅军总统连员,此员去往扶桑,不思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却是中饱私囊,并不上报,刻意隐瞒圣上。此等人,若不治罪,岂能明典刑,正纲纪?”
这话说完,朝臣们脸上都有些不以为然,心中暗骂这厮忒不地道。
这年头儿谁不是趁着有权在手的时候拼命的捞银子?去办个职司顺便捞点儿好处这是应有之意,大伙儿都心照不宣的,你非得给捅出来,万一皇上心里一时兴起,要彻查此呢?谁屁股上是干净的?也就是你这等穷御史,并无好处可以捞!
正德帝眉头不由得轻轻拧了拧。
站在一边伺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林雄奇心里一跳,赶紧低下头来,作为伺候了正德帝几十年的老人儿,他对这位至尊一举一动代表的什么心里都很清楚。皇上年岁已经很大了,轻易不会动怒,也是越发的喜怒不形于色,这样一个动作,便是代表着他心里已经怒火升腾!
作为皇帝,正德和所有帝王一样,有一个通病——他把天下视为自己的。而理所应当的,连子宁在扶桑缴获的那些战利品,自然应该敬献出来,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官儿们总也要捞好处,这些年他也见惯了这些,也懒得追究了。但是你至少是得敬献出来一部分是不是?好嘛!你现在别说是给咱分润一点儿了,连言语都没言语一声儿,悄无声息的都给私吞了!
正德倒不是在乎这些东西,而是感觉到了连子宁对自己的一种藐视!
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天子一怒,可是要死人的!
宋大武偷眼敲了敲正德帝的表情,心里便是一阵得意,心里暗道孙公子果然英明。今日正是连子宁入宫面圣之时,刚刚立下大功,肯定心里志得意满,没有丝毫的防备,而趁着这个时候,狠狠的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是一举奏效!看皇上的神色,这一次连子宁,真要完了!
他现在就等着皇上说彻查两个字,只要是把案子交到刑部,大理寺,就算是没证据也得给整出证据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
其实有时候皇上也挺悲哀的,固然高高在上,固然威仪天下,固然是九州至尊,但是时间长了,却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被臣下们被脾气给揣摩了个透。历朝历代的那些受宠的权臣,无不是把皇上的心思给猜的透透的,像是那个自称十全武功,十全老人的乾隆帝,不也是被有史以来第一大贪官和珅给玩弄于股掌之间么?
你说到底谁心里更得意一些?只怕和珅也不怎么瞧得起乾隆的。
朝中戴章浦那一系的门生故旧和心腹便是都瞧着戴章浦,他们自然都知道戴章浦和连子宁的关系,只待他一声令下便跳将出来,怎么着也得把今儿个这水给搅浑!却见这时候戴章浦竟然也不着急了,反而是微微眯起眼来,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
他对正德也很了解,知道这时候说话,只会是起到反面效果,还不如不说的好。
张燕昌站在武官序列的最前面几个,他身份尊荣,又是勋戚,却是没什么顾忌,便出列笑道:“陛下,您不是招连子宁今日入宫面圣么?何不招进来问答一番,也好有个说辞!”
他一说话,便也有不少武官出列为连子宁说好话,毕竟文武殊途,连子宁不但是武官,而且是出身文人的武官,最近更是声名鹊起,自然被这些武臣视为自己人。听到一群文官在攻击自己人,他们心中已经是愤愤,此时见有人带头儿,自然是群起响应。
见到此景,正德也是有些沉吟,便向林雄奇问道:“那连子宁现在何处?”
林雄奇恭谨答道:“回万岁爷的话,此时正在殿外等候。”
正德道:“宣!”
林雄奇高声唱道:“宣,连子宁觐见!”
殿中站着的金瓜武士亦是高声唱道,声音一层层的传下去,直到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