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叛军(三)(5 / 6)
的安危,宋国公杜睿势大,其势已危及皇室,臣纵然心中也敬佩宋国公的功绩,可是为了江山社稷,也只能行此不恭之事了!“
武京娘当然不会天真的相信天草四郎这种表忠心的话,她甚至觉得有些厌烦,但是此刻她却不得不表现出一种礼贤下士的模样。
武京娘虽然没有武则天那般手段,那种心机,但至少她处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还知道礼贤下士。
”田卿家无需过谦,你的功劳,本宫自然会记在心上,日后论功行赏,自然少不得卿家,况且本宫还需要卿家出谋划策,以后倚重卿家之处甚多,还望卿家不要让本宫失望才是!“
天草四郎忙道:”皇后娘娘之恩,微臣铭感五内!“
天草四郎和武京娘两人如今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只不过武京娘可不会知道天草四郎所谋甚大,甚至大过了她自己的野心。
……
李承乾病重,朝中的重臣也是忧心忡忡,尤其是李世绩,如今杜睿不在国内,远在澳洲道,朝中若是当真发生了大事,李世绩也是深感身单力孤。
这两天,李世绩也是整日里长吁短叹,让府中之人看着也是愁眉不展。
”老爷!大理寺正卿杜大人,大理寺左丞狄大人来访!“
李世绩正在书房之中想着,该怎么处理眼下的局势,突然听到家人来报,登时起身,忙道:”快快有请!“
不多时,杜养盛便被请到了李世绩的书房,要是按照礼制,外臣之间这般相交,也是不妥当的,可是李世绩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现在最为关切的就是眼下的局势。
三人见礼罢,分宾主落座。
李世绩也不叙闲话,直接切入了正题:”你二人结伴而来,可是为了当下朝中的局势!“
杜养盛皱着眉,点点头道:”师伯!圣上染病,朝中风起云涌,有些人怕是坐不住了!“
李世绩也是叹息一声:”只可惜你们的老师不在国中,以至于群宵汹汹,倘若宋国公在朝的话,何惧那等奸猾之人,定能扫荡群魔,还朝廷一片朗朗乾坤!“
李世绩知道现在说这些也是枉然,他不过是对眼下的局势有些有心无力罢了。
杜养盛道:”师伯!晚辈总觉得这件事,事有蹊跷,澳洲道那边发生叛乱,晚辈的恩师奉命引兵征讨,再加上当下圣上重病,晚辈总觉得这其中是在有人操纵!“
李世绩闻言,心中也是了然,道:”你是说这件事是有人在暗中谋划,甚至有人暗害圣上!?“
杜养盛点点头,道:”晚辈确实有这个想法,师伯!圣上自打上元佳节过后,身子虽然不大爽利,可是如何居然突然病的如此严重,宫中传来的消息,只是说圣上染上了头风,当初晚辈在恩师门下就学之时,也曾略通医理,头风虽然严重,可是却也不至于境况如此凶险!“
杜养盛虽然没有明言,可是李世绩已经听出了杜养盛的弦外之音,分明就是在暗指有人向李承乾下毒,而这个人还是李承乾的亲近之人,特别是深的李承乾信任,还能掌管李承乾医药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已经呼之欲出了!
李世绩的脸色顿时一变,忙道:”不可乱言,这种话要是传出去,那可就是江山动荡,社稷危矣!“
李世绩说着,声音也是越来越小,他越想万一杜养盛的猜测是真的,就越是觉得害怕。
”现在说这些也是无济于事,当务之急,乃是让你们的老师尽快归国,要是再任由那些宵小之辈折腾下去,我大唐江山只怕就要不保了!“
说大唐江山不保或许有些严重,但至少会引起一场极大的动荡,哪怕就是李承乾驾崩不可避免,可是眼下朝中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一个力挽狂澜之人坐镇,让大唐的政权可以平稳过渡,这才是最重要的。
杜养盛皱着眉,道:”恩师远在澳洲道,这短时间内,如何能够回返,朝中之事,恩师也是一无所知,可是如今能信得过的人,又精通海上诸事之人,有没有,我等又能如何!?“
”不对!“
就在李世绩和杜养盛一筹莫展之时,狄仁杰突然说话了,让李世绩和杜养盛两人的眼睛顿时一亮。
杜养盛忙道:”师弟!你有何计策?“
狄仁杰道:”师伯和师兄难道都忘记了,当初恩师出海远航是何人驾得船!?“
李世绩一愣,突然喜道:”你是说的夷洲水师提督冯茗。“
杜养盛也猛然惊醒,道:”对啊!冯茗与恩师过从深密,对海上诸事又甚是熟悉,若是托付他前往澳洲道传信给恩师,不但事成,还能速去速归!“
李世绩也是心中一喜,但是很快就摇头道:”冯茗乃是朝廷命官,没有圣命,擅自调遣水师战船,可是形同谋反大罪啊!“
狄仁杰笑道:”师伯和师兄只记得冯茗,难道就忘了当初恩师命人出海探索南洋诸岛之时,还曾有过两人一同前往,一人名唤陈友,一人名唤朱杰!“
李世绩闻言,忙道:”不知二人现在在何处?“
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