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愁云惨淡万里凝(3 / 3)
底线,但大都在吹响了警戒的哨声后,就被更加严厉而残酷的手段和处刑,给就地镇压下去,这些负责巡游和督导的宪军游骑,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向某些曾经参与合作的,诸如景教徒、希伯来人等非穆斯林团体和族群的代表,发放一些具有身份保护意义的标志,以免他们被乱军误伤,同样的,辅助部队和仆从军的穆斯林,也会得到类似的东西。
在他们的引导下,一些家庭和宅院所在的街道甚至是街区,也被挂上特殊的标志,比如一面旗帜,那些如同蝗虫一样散布在城区里寻找目标和的,那些私下寻找抢劫目标的藩属部队和仆从军的士兵们,就会比较自觉的绕道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某种后果,比如一个与赛里斯人联姻的家庭,往往就能保护一整条街道,乃至整个街区,因为不好辨识,干脆扩大范围,留待日后再来甄别。
在这些敌国首都居民,血泪斑斑的伤痛之中,作为临时驻地的阿巴斯皇家大清真寺里,例行的战争分红也开始计算,分为几大块,最基本就是个人战利品的分成,也就是在上官允许的时间和范围内,个人抄掠所能携带的财物;其次是团体缴获物的折价分摊,也就是按照人头分一份,然后按照出力的多寡和表现分一份,依照官身和品阶再算一份。
然后是按照个人表现和功劳的战地犒赏,以及兑现战前的一些额外承若,一般从现场所获的府库财货中拿出来,有时候也不局限于财物,土地,宅院、物业和女人都可以列入这个范畴,一些率先登城或是破阵、拔营的将士,将得到额外嘉勉的优先挑选权;再者就是战争公债的结余盈利,以及对随军商人按交易额的抽水,这部分一般不直接发送手上,而是以账目形式累加在将士个人的互济会、合作社的数额内。
最后则是所谓军队名下拥有商团、矿山、庄园、工场之类的经营联合体,定期所产生的固定孳息,只要在军队服役一天,这份分成不管多寡,就会源源不断的在薪饷和各色津贴、补助、福利之外,继续拿下去。
这样下来,虽然谈不上最公平,但是也足够利益均沾,激励人人有份。
光是统计那些先行封存公共设施里获得各种物资,打开外城的初步收益,就让人心满意足的,个别说聚集了皇宫和大多数贵族、富商豪宅的内城,多么令人期待了。
不过首先要等待那些用来攻坚的重型炮车和石炮、车弩,运送到城里来再说,毕竟内城的城墙又比外城高上许多,原本外城因为工程浩大和取材容易的典型夯土泥砖城墙,也变成了大面积使用砖石的内城城墙,同时需要防守的面积也缩小了十几倍。
同一个时刻,
内城的一角,长期卧病在床的首席大臣,伯克麦尔。哈立德,也在巨大的纷扰声中,睁大眼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而聚集在这里的伯克麦尔家族的成员及其亲眷们,也只能流着眼泪,惊恐万分或是咬牙切齿的,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的庄园和宅院,以及遍布在街道上的产业,被突入城市的敌军洗劫了一遍又一遍。
……
美索不达米亚北方的小札仆河畔,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么……”
斑驳的阳光,透过破败的小教堂里裂隙,散落在一个伤痕累累的身体上。
“主啊,您给予我们的考验,实在太残酷了……”
同样陷入愁云惨淡和不知所措情绪的,还有位于米迪亚行省和亚述西北的亚美尼亚人,虽然暂时仅限于上层。
夺取迪亚拉城的截断部队被来自米迪亚地区的兵团击败,只是一个开端,对手中同样有不少亚美尼亚人,虽然是被驱逐和流放的反对派,但是和为赛里斯人效力的同胞作战的现实,让这些大小贵族整合而成的王国军,士气一下变的混乱起来。
而随后传来的,穆斯林帝国的哈里发已经彻底战败的消息,给了这位亚美尼亚王新鲜出炉的野望和信心,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出意外的话,新生的亚美尼亚王国,将成为那些东方征服者的下一个目标,除非他放弃美索不达米亚北方诸省,乃至阿塞拜疆地区所获得利益,退回到北亚美尼亚高原去,或许还能靠地理上的阻隔,避开赛里斯大军的兵锋。
但是即便他是国王,却也没有办法违背绝大多数人的意志,那些已经习惯在墙头草一般的左右逢源中,已经攫取了大量利益的贵族们,却不愿意轻易放弃现有的土地和人口,寄希望与赛里斯人在攻略过程中遭受惨重损失,或是他们只会满足与两河中游,之类的侥幸心理,也是大有人在的。
因此这位王者怀着抑郁和悲愤的心情,仅穿着亚麻内衣,跪在小教堂里的祷告间,一边用散头的鞭子,抽打这自己脊背,一边虔心的祷告着像是上帝听到了他的祷告一般,又像是他自残肉体的表现感动了某个意志,很快就在现实中,给予某种启示。
一名斥候骑兵的军官,突然闯入教堂,半跪在祈祷室外低声道“王上……”
“西方的希腊军队正在向这里进发……”
“我们的转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