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幻之盛唐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寸地尺天皆入贡(八)

第七百五十三章 寸地尺天皆入贡(八)(4 / 4)

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犹如明镜一般。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人践踏二三十年而坚固如初。

因此发展至今的那烂陀寺与其说是寺院,不如说已是一座僧侣、信徒及其家眷族人、附庸人口、奴婢聚居的宗教城市,这座城市在加上附近肥沃土地上众多的村落和集镇,又构成一个比同中小诸侯的僧团领地势力。

但是相比他们满口承诺的巨额献金,海量的劳军军资和物产,金帛子女,以及自上而下赠与的诸如大威德天王、降三世明王之类不等,现世地上护法的头衔外。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烂陀寺不仅仅是作为佛教圣地和宗门组织,还有作为整个印度地区现存下来最高学府之一的古老历史。

要知道那烂陀寺最盛时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除了大小乘诸部佛典外,还有天文学、数学、医药等世俗学说。佛教东传的那些藩僧,就是凭借这些佛教外延的杂学,才得以推广自己的影响,进而获得君王们的重视,进而借助世俗权势开始在华夏扎根。

从某种程度上说,那烂陀寺才是长期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古印度地区,文化和科学知识成就,文明成果传承保持的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再这个时代至少还有三十多个常开或者不常开的讲坛,主要是面向那些世俗贵族、富有阶层,这也是那烂陀寺维持自今的一个重要资本之一。

这些知识成果作为佛教东传的副产品,也曾经让中国收益良多的,因为我格外感兴趣,至少在他还没有被绿教信徒给彻底破坏和毁灭之前。

要知道,在数百年后的十二世纪,信仰绿教,疯狂禁绝偶像的突厥入侵者——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带兵侵占那烂陀寺,采取灭绝性手段,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中亚西域和青藏高原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人遗忘,变成废墟。

但只要能够掌握和影响那烂陀寺为首的文化遗产和知识典藏,也等于掌握了古代印度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这对努力在适宜农业耕作的平原地区面积,远远超过传统华夏文化圈总和的南亚次大陆,进行殖民的唐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帮助。

要知道哪怕是进入现代化的后世共和国,依旧没有摆脱百分之八十人口务农的农业大国传统。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个天赐良机的。

比如让他们马上着手编一部古代天竺的通史,然后发明一些诸如雅利安人的发源和崛起,其实被商汤赶往西域的夏桀遗民,教化当地土着的产物;婆罗门阶层的创始者是被商朝遗民从西域当地驱逐到天竺的蛮夷;历史上为佛祖本生迦毗罗卫国王子出道,解惑的大贤和仙人,其实是来自中土封神之战后的周朝。

想到这里,我再次看了眼那两位,被我满口承诺忽悠的只剩下赞颂和点头的所谓大德之士,变得似乎有些可爱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