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尽洗甲兵长不用(一)(3 / 4)
是如此,此早回积变成不得不正视的隐患。如今的拔那汗国的位置虽然有所边缘化,但换来的是,相对的政治上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需要。
而且通过这件变乱也说明了某些事情,岭西行台和安西都护府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并且随着版图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两者之间还需要一个地缘上的缓冲,这就是保留拔那汗大部分国土的需要所在。
处断完宁远王这端事,我又拿出最新绘制的河中郡国图舆来参详。
岭西行台在兴都库什山脉以北,阿姆河到锡尔河流域之间,被称为“索格迪亚”的河中地区,先后重新设置了大宛、康居、南谧州、贵霜州、安息州、劫法州、三曹州等八个都督府,下辖十一个大军州和数十个羁縻州,所辖人口数万到十数万不等。
因此也编练了相当比例的驻军,以镇守这片文明开发程度很高的广袤地区。
当地驻守的军队分为防人和官键两种,官键就是按照正规军标准,挑选募集训练装备的野战机动部队,一般都是来自安西境内的军户家庭,再加上城傍、老归化人的后裔作为补充,后来又吸收了河中当地的一些贵胄子弟,连同常随军役在内,大概有一万八千六百多人,编为三个小军一个守捉,约大小二十六个营。
主要以萨末键(撒马尔罕)、康居城(布哈拉城)、达失干城(塔什干)为驻地。其中驻守萨末键的安远军和乌浒守捉同处一地比邻而驻,算是眼下河中之地的政要所出的中枢。
而防人顾名思义,就是戍防地方之人,属于以府兵屯庄形式存在,常驻性质的地方治安日常维持部队,因此要求被进一步放低,允许从当地招募表现的心向大唐的亲熟分子中招募,当然为了避免事端采取的异地服役,并按照要紧程度实行一百里到四百里的同乡回避制度。
为了填补西进后防守力量的不足,曾在当地广募各族键勇,搭配安西的军户和归化人移民,按照重要程度和来源成分,同样分为甲乙丙丁四等,但平级最大的编制不过团,分以安州、康州、石州三镇防御使兼营田官进行统制,编点在册的防人戍户,正好与当地的官键维持一比四到一比五之间的比例。
官键主要驻守在道路关要城邑中待命,而防人则分布于道路两旁的市镇城寨之中以备地方,非传召不得带甲出防区百里,战时则应需提供兵源和辅助役。
由于从安西到河中乃至南方的吐火罗都盛产良马,随着商路通达而多至价贱,因此官键全部都有复数的备换坐骑,而防人中自备坐骑或是以马代步的比例也很高。控制这么大一片区域,保持足够的机动力是必须的。
在这些军事序列之外,还有国内一路随军来的亲藩熟部,安置地方而成的城傍聚落,多分布在靠近沙漠草原的北方,以百户、千户为基本单位,分别归属在上述军州治下。
此外还有河中西南部还有何国、小史国为首等若干小国,一大批本地贵姓大族出身的传统“德赫干”(领主、城主)构成的羁縻州,他们按照实力和领地大小,顺服唐人官府的册封,并承当一定的军役贡赋。
他们也统治着远离交通干道,而唐人暂时无暇顾及的大多数边远地区,在自己的城堡和村镇里,管理着治下的城镇人口,村庄和乡村农业人口,以及草原(有时是山地)及其游牧人口。他们坐拥在数量众多的农奴和附庸平民以家族和姻亲为纽带,维持着近似遥远西方中世纪封建采邑一般的社会生活,只是因为商业和文明的交流更加开化和接近文明而已。
他们也是那些辅助作战的藩属军队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表现出色的话,也会被破格选入正规军,进而取得唐人的出身和前程,而成为大唐军事序列中的正式成员。
而根据距离唐人行政中枢的亲疏远近,像这些当地土藩中的自治程度也有所不同。
像小史国的国兵是由唐军一手重建的,国中充任要职的官员大半都是唐人,几乎就是一个于阗国的新模版。而何国的军事防御,则完全交给了驻扎境内铁门关的一营唐军,在商贸和外交都要接受当地劫法都督府的指导。
而在这些不同地方政权势力之间,还有不少可以留白出来的缓冲之地,原本就是预定作为封赏有功将士的功爵领有之地,这也是我这番前来西域的重要因由之一。
……
天竺西北的信德大平原,一支军队正在沿着列阵,奔走的游骑不是带来前方最新的变化。
而队列中的资深的老兵和士官们,正在检查自己所属的部曲,逐一查看兵甲军备,并小心的嘱咐道“不要怕热流汗,一定的披挂整齐……”
“天竺土军中,不少善用毒箭的……”
“虽然轻飘飘的射不远,但是躲在山林中偷袭,却是中者力毙,难有侥幸的……”
“你们这一路随军征战过来,也算是百战之士了,且不要因为一时贪懒疏附,而丢了身家性命……”
“热死总比被流矢憋屈的夺去性命的好……”
在军阵的前方,成群结队的本地人,想温驯的羊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