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幻之盛唐 > 第四百九十六章 诡异

第四百九十六章 诡异(3 / 4)

只人手补给之利,胜在量上,而作为远到而来的唐船,就是仗着船坚炮利,浮海抗浪,负载巨大而持航久远着称,以质取胜。

因为最近一个能够提供基本食水和简单修补的中继屯点,南天竺和西天竺之间的没来国,也在数百里之外,因此每次出航都要带足食水,在船上呆上数月乃至半载,虽然南海方面已经加紧对后方的填户移民,但是每建立起一个能够自足有余的屯点,却不是数载之功可以竟毕的。而且海路手季节、信风影响甚大。与传统战船和商船不同,大规模输送人手和物资的船团,只有在一年中那几个有限的月份方便通航。

因此哪怕屡屡击破大食人的船团,却往往无法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拔除其根基,始终纠缠相持在西天竺到安息这一段漫长的海岸线上,进退拉锯。顺便将沿岸殃及池鱼的各种势力,折腾的鸡毛鸭血。

不过这个时代海上男儿的生涯,并不像那些小说传记描写的那么浪漫美好,常年的海上生活,潮湿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气候,让他们多少患有诸如风湿、皮肤炎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伴随着战斗和激烈劳作,带来的伤痛和突发事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和寿数。

这也是大多数航海事业,让女人走开的真正理由,面对浩瀚无边喜怒无常的海洋,无论在力量上,或是在心志,女性相对男性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航海时代,也是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去博取发现和利益的时代。虽然传统的中央王朝,因为地缘的关系,对开拓海路以外的,并不是很干兴趣,但是在东西方交流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差面前,永远不缺少投机和冒险者。毕竟,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长期保持着对外的贸易顺差,为此带来的海量的舶来品输入和新的文化、思想、宗教等等林林总总的东西。

而南海府这些年所作的,就是以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手段,把这种潜藏在民间的巨大力量引导出来,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永靖号飞鱼船的船正,正是当年随那艘发现昆仑国航线的特遣船归来的幸存者,因为这段劈波万里的经历,事后都成为各方争抢的人才,现在最少也是镇守一方的屯主或是船团中的重要上层。象所有飞鱼船的船正,也同时是南海水军的校尉,手下的水手、船工,匠人、医官、刀斧手,也是按照军队的操条来编管的。

他又看了眼原本装载货物的舱房,里面坐满了穿着轻便革甲,刀剑横膝的士兵,那是海兵队的成员,其中很多还是稚气未脱的少年,还夹杂着少量的安息血统的胡人义从。由满脸沧桑的老兵带着,整天呆在自己的舱房里。

作为争夺海上权益布局的重要一环,

这次季风之后,他们将留在孤岛上,和那些奴隶一起,自力更生坚守上半年,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将得不到任何的援助,一切全部依靠自己,知道来年开春,后续的援军才可能出发。

不比海上佛教文化盛行的南天竺,那些相对孱弱而富饶的小国,从西天竺越往西,地方的民风也更加彪悍一些,与传统安息大食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为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部族纷争不断,局势错综复杂,对外来者的唐人,始终保持一种有限的接触。

而有些沿海的城邑,则因为传统航路上的商业竞争的关系,对唐船颇有敌意和戒惧。因此在大陆上建立一个安全而可靠的据点,变成一个颇为困难的事情。因此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个合适的海岛作为经营的据点,便派上计划议程。

早年先行的船只勘探过众多的岛屿,才选中这里,有隐蔽的海湾,水源充沛的河流,有足够开垦的肥沃土地和提供大量建材的山林,距离安息海岸线和传统航道,也不算太远,却又刚好在大部分大食海船的活动范围之外。

后面的大船,则载满了南海奴,还有部分来自倭国、新罗、真腊、林邑、佛逝、注辇等地的附民和归化人,另一些货船上载满了大量的铁器和农具,各种谷物和果蔬、经济作物的种子,甚至还有一船公母配对的大小牲畜,都是在海岛环境下成功培育过的。

象稻种是早熟种的扶南稻和南海速生种的僚稻,掐花点穗配出来的矮脚稻,虽然产量远不及正在由南及北推广的高产中南海稻三分之一,但是对水肥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太多侍弄的功夫,就能一年收上两茬。

虽然其中许多货物都是那些与南海关系密切的海商赞助的,但光是把这些货物和人飘洋过海,千里迢迢运到大昆仑洋来,其中在沿岸辗转补给了不知道多少次,水土不服死了多少人和牲畜,风浪船损停下来修补和掉队达到三成,光是船团跑上这么一趟,就要十几万缗的用度,被抽调走众多大船的传统航线的见解损失,更不知道多少,也只有南海会社和背后的南海都督府这种日进斗金的怪物,才组织的起来。

尽管如此,南海各羁縻州之间,还是出现了人力和运力的紧缺,以及由此带来的抛荒和库存积压现象,估计要到明年才能恢复正常。

因此,也被寄予了美好的期望,特地取名天赐岛。待到几次补给,站稳脚跟后,以此为据点,寇掠安息乃至大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