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沙碧血(3 / 4)
交给约书亚大人的属下……”
布置完后事,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拨马而走,首领拉下蒙脸的面罩,露出一张典型的大秦人的脸孔,碎金一样的发髻从头盔里露出来。
“他们所说的都记住了么……”
旁边一名明显是唐人少年的伴从,也解下脸上的遮掩,对着火烧脸远去的方向发问道。
“康大人,他可靠么……知道怎么多事情……”
“他是大食国被查禁的胡拉木派的……齐德孙,一个早应该死掉的人”
康大人回答道
这个教派因出现于波斯的胡拉木地方而得名。这个教派是在着名的呼罗珊名将艾卜。穆斯林被处死后诞生的,他们当中有人否认艾卜。穆斯林的死亡,而且预言他要复返人世间,普及正义。艾卜。穆斯林生前深得莩望,在军中影响很深,可惜他的下场和他在恒罗斯城下的对手高仙芝惊人的相似,他被赐死后,部下曾经发生叛乱,被镇压后大量旧部转入地下,依靠同情者,屡屡发动针对阿拔斯人的叛乱。
“五年前袄教徒孙巴德在呼罗珊,以为艾卜。穆斯林的复仇的旗号举兵造反失败后,胡拉木派也被斩尽杀绝……大食国在宗法院下设教义裁断所,以专门处置这些人……”
“约书亚大人好手段啊,连这等大食王帐的密要都可以刺探的到……”
“他们这些西伯莱人逐利而走,素来是无孔不入的,号称是连魔鬼都可以交易的……”
康大人脸上露出一个难以悉数的复杂表情。
……
万里之外,正在和家人一起春游的我,心情也很好。
可萨汗国的犹太人约书亚,派人带来一个意料的消息,不出意料,那些犹太大长老团们自认为掌握了一个半游牧的犹太信仰国家,似乎已经很心满意足了,倒是对在东方建立一条的新的贸易线,兴趣更大一些,再加上建立礼拜所的成就,约书亚也因此获得更多话事的权益,用阿罗罕做号召,在国内拉了一班想法相近的人,为我许诺的爵位和领地,不遗余力的到处奔走,直到前年初才到达大马士革。
虽然被称为马扎尔人的可萨汗国和阿拉伯大食因为信仰问题,而正当关系紧张,但这些商业民族似乎依旧有办法,敌对国家的首都里混得好好的。
他的任务本来是负责打通关节,利用犹太人的关系网,以商队名义做掩护在大马士革建立长期的联络点,顺便打听杜佑的消息,但是在巴比伦都城遗址尼尼微古城附近,营建巴格达工地中,却意外遇到当年被俘虏的唐人工匠们。
当初战败后,由于这些人都是身怀一技之长的,被俘虏后大多数人并没有被当作奴隶卖掉,或是受到特别的虐待,事实上由于哈里发本人对来自唐朝先进技术看重,直接被归属与王族所属的各种作坊工场,以教授当地人先进的技术,这些年也为大食国做了不少事情。
由于他们种族特征太明显再加上语言文化的障碍,大食人也不太担心他们穿越万里茫茫沙漠和重重关卡逃亡的问题,渐渐的对他们看管并不是太严格,有一些还被赐予了官职和自由,象我打听的那位杜佑被释放后,已经随商队跑西边去游历了。许多人已经在当地成婚落户了,这些分散在大马士革周边各地,据说也有数千之众,被称为“Tamghai”的群体,其中一部分,就参与了神赐之土,巴格达新都的营建工程。甚至有人当人了城市核心木兰巴广场的监督。
因此看到故国来人,特别还有人关注寻找他们的消息很激动,还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帮助。
由于,
老皇帝还京的事宜,还有一大堆东西要筹办,还有一大堆利益纠葛要扯皮,因此事情稍稍上正轨后,我再次老毛病发作,以陪伴家人的理由逃避公事,带着家里的大小女人们,出门春游去了,当然打的招牌是去劝农促耕,视察大唐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面貌。
此时,正是成都民间被称为采青的时节,在被称为“二月二,龙抬头”的绵绵春雨到来前,各地百姓们会在抓紧清理田垄沟渠池塘,开埂引水,砍掉茶树果木上积年枯败的枝干,修缮围墙房屋,将箱笼里的衣被翻出来晾晒,然后摘下榆树等新发乔木的嫩芽,用盐酱炒炒伴上面糊米浆,调一大锅浓稠的羹汤,叫做讨春,也叫采青。山里的居民还会小范围的放火烧山,将积累的枯枝败叶烧掉,顺便驱赶冬眠醒来觅食的野兽。
在这段时间里。
带着她们到乡下的田庄里去挖竹笋,讨野菜,挖冬眠的黄鳝,吊刚醒来觅食的石鸡,品尝各地应节时令的特色家常菜,在万岁池斗船,放风筝,在岷江上参加祭白龙神,放灯船,看那些鱼户撒下开春第一网,叫做捞春水,在部分冰水还没化的河段,还有人乘晴日正好,潜捕石头下冬眠的美味冷水岩鱼。
然后开个野外烧烤诗会,然后顺便在路过的田庄里,收了一大堆诸如白烟肉、黑鱼干、腊鸭、风鸡、干核桃、柿饼、山楂糕、麦芽糖、甜蔗烧、蒸面酥、糖人、咸鸡子、醋姜黄、豆酤酱什么的 ,甚至还有去疾避疫草药、凉茶方子之类等,都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