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幻之盛唐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剑与财

第三百五十五章 剑与财(3 / 4)

组织,只要愿意以龙武军的名义,一开口马上能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迅速调集到一大批资源以应急需。

在这些大项之外,其他还有一些来自驻地的产出,诸如商州盐茶税,汇源监的铸钱收入,扶风的酒税、厘金、河东郡的关津桥渡钱、洛阳城外野市、小市的抽头和椎钱等等零碎的收入项目,比起上述这些存在却只能算额外收入。

与那些为了朝廷的政治需要,甚至是去打战的其他官军不同,龙武军一直能够屏除大部分外来的干扰和影响,保持相对独立的体系并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胜利的保证,就是拥有一个相对自足循环的供需体系。

不过这种类似乘战乱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环境发的战争财,实际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下去,一些沾染太深的地方需要交给国家,甚至果断放弃,以避免变成和平时期破坏体制的典型和毒瘤,另一些则需要洗白,变成合法的营生,这也是将来最主要的出路。

因此在以登州为中转,安东与江东商人的成功合作,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现在因为征南战争而诞生的南平会社,看似出自偶然和随意,却将会在这个基础上走的更远的重要一步。会社的旗帜也很有代表性,由小丫头亲手绘制的图样,一柄刺穿铜钱的宝剑……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朝廷已经传出要将流民大营的中,与将做、军器等关系军国大计的核心产业,迁移回关中的朝议。理由也很充分和正当,有南沼人大举进犯,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在前,于公于私,不能再让这些涉及国家机要的产业,冒流入敌手的风险,还是迁回朝廷中枢,更安全也便于管理,且不说这场大迁徙会有如何的耗费和损失,现在蜀中已经适应了流民大营的存在,甚至在象这样的冬天农闲时节,还会有大量闲余劳力进入工场打工,因为原本流民大营的工人匠户在这时候,都会集中起来进行一年一度的军训、操演、考核,择优选入预备役,这算是最早的产业工人背景的军队。周边的彭、蜀、汉、嘉、眉等府州还有大量地方背景的边缘产业,依靠流民大营的存在而兴盛,光是交易课税就不下成都的户税。

但是。

南沼围城,几乎将所有的外围产业打成了一片废墟,如果连这些保存完好的产业核心也迁移了,基本就把这个产业的基础给抽空了。用后世讲,起码就是GPD狂降那么十几个指数。而且龙武军的存在,也养肥了不少人,所谓鞭长莫及,一旦少了这些庇护和纽带,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有勇气和决心,随龙武军把产业转移到北边去的。

可以说是名正言顺,釜底抽薪的阳谋,不要说大迁移路途上的周折和损失,仅仅是重新建设完成到产生效能的时间差,也足够想取代剑南工场地位的人做许多事情了。

所谓的剑南模式的成功效应,不是没有效仿者,不仅是西北朝廷那头在遮遮掩掩的搞,也不要说那位卖俘虏象卖猪羊牲口一样爽快的仆固大将军,或是那位号称寸草不留的李大夫,连那位老成人精审慎谨身的郭老元帅手下,也在暗地中以安置子弟部曲的名义,扶植了一批行色的产业。

不过多数人只看到其中的利益,却没有充分看到风险和问题,离开了先天形成的环境和基础,谁晓得会变成什么样的东西,会走到哪一步,又会有什么后果,就很难说了。要知道军队作为暴力机关的背景本身就是一种双刃剑,又没有合理的制约和休正力量,无异与虎谋皮又没有制虎之力,离深渊也不会太远。

就象同样是以填户为名捆绑式的卖长安地产,龙武军卖起来的是热热闹闹又风平浪静的,赚的是瓢满钵盈,但是西北那群人乱伸手的太多,又基于各自立场相互排挤和恶性竞争,结果卖成相互纠举的党争,连带卖出一大堆舞弊案来,最后还要那位陛下亲自出来收拾残局,抄了几个刮的最狠的,最后实际到国库的收入也大为缩水。

而且

继镜子大战后,南方又发生了钱庄的竞争,显然是许多人都看上了飞钱号这种能够迅速聚集一大笔周转资金的好处,在江东、江西、淮南诸道又冒出许多家复杂背景,同样经营飞钱周转业务的新钱号,基本一切章程和结构都是有样学样,甚至直接从原来的号子里拉人挖墙角的方式,迅速操办起来。

但是体制和规模可以原样照办,但是长期积累的信誉和口碑,却没有办法照搬过来。不过有镜子大战的教训在前,又有背后势力的约束,这种竞争就相对温和的多了,至少没再出现见红见白的暴力竞争手段,因此,那些新生事物,全靠打着为朝廷筹饷办差的旗号,在那些支撑。

资本主义诞生之初的本质,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掠夺,等到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基础,有能力制定规则了,才进入一种表面上比较温和的社会形态。号称完善的西方国家全民福利,也是建立在数百年来对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掠夺积累下来的基础上。

现在的剑南虽然遭受重创,但也常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和网络,短时间内也不是什么人可以轻易动摇和取代的。

他最大的担心,就是龙武军北还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