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衰迟自喜添诗学(3 / 3)
位,皇甫曾抢前一步,恭切的拜下去,“幸常,别来无样”见到这位得意弟子,一把扶将起来,仔细的打量仔细的抚摩,一番在我看来,狗血无比的师徒久别重逢的唏嘘后,总算引见了我这一干人。
“参见殿下”
又富含意味的看了我一眼道
“见过总制大人”
这位老先生,不但诗做得好,画有名,又精通音律,做人果然也有够牛比,居然把太子晾在一边半饷,不过看起来小白也不生气,似乎名士之风就当如此。
只是温问而笑“王老莫要拘礼”
“当年师事父王,自然也是孤的长辈”
一边说话一边自然引进园去。
走进门堂,小白的眼神,却很快被一副楹联所吸引了。
门对左右分别书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看横批,却是“兼达天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旁通别类”,
不由叹然不已,再看提留落款,小白顿时惊讶的转头望向我“这副行贴是……”
“此乃对联,左右公仗对偶,用以申宗明义”
我心中嘿然,唐朝可没这东西,五代才出现,我让他提前了数百年,这副可是明朝东林党书院的名对。
看到二门照壁上,小白眼神又变了变,
那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功成名就身退垂世传泽。”
而大校场上的批语就直白的多了“不问黑猫白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新学、旧学,官学、杂学,与民为益。就为吾学”
学院内外,门廊走道厅房旁都可以看到收录了各位名家手书的格言谏语。
玄学科的是——
“真理越辨越明。”
算学科的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律学科的是——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而经学科——
甚至还有新旧三讲对照:
讲出身、讲门第、讲资历,
讲学问,将正气、讲政治。
……
看过了许多后。
再听说这些都多是来自我的创制,小白半天没说话,方才有些苦笑的对我道:“行军打战,为政治学,老……大,你还有多少让我惊讶的事物啊……”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完卷书,学游四海而富广见闻的多了,也就自成广博了,海内穷学之士何止,我这些这些不过拾人牙慧而已”我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回答到。
闻得这话,尾随的那些年长的教授却是相顾,苦笑得摇了摇头,那些年轻的学喻却是顿时皱起了眉头,却有声音偷偷传出来,“这位梁大人好大的口气啊”
“他说的……怕……有多半是真”却是另一个沉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