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莫名其妙的推倒(3 / 4)
身像,并非道德败坏而是风俗释然,其地气候尚热多雨,一年多酷暑少寒冬,是以衣尚轻薄而不蔽体,而是婆罗门教中,相信男女之事为世情天理循环,可通天道的奥秘,广造像以弘扬之”。
“那个就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首,万物之源的创始神梵天主,另一个形象也是古天竺佛门密宗,至高佛——毗迦佛大日如来的化身”
这一番悉数细述下来,纵使当初存心看笑话,凑热闹的,也不觉自然改观了。
我“夷”了声,快步走到,一件造像前,心叹道“不是把,这也搞来了”
“这是”
“这个金具是泰西以南大洲古国,埃及的王家殉器”
“上以靛彩绘的埃及古国神话传说,描述了世间之人越过死亡之河,在阴间接受冥间审判的故事,最后豺头人手中那具双头秤,又叫天平,天平的左边是公正与良心的神羽,右边称量的是人心。所谓善重恶轻,为善多则升天接受供奉,为恶众则投入冥河永不超生。”
见看见有位手闲的,揭开封盖,好奇的捏出一小金瓶。
“这东西是存放君王脏器的密盒,旁行鸟兽形的曲纹小图为象形文字,意为:扰吾安息者,虽生尤死”
闻言,把在手中的那位,顿时面如土色,一惊之下手忙脚乱的,飞丢回去。
“其君王曰法老,好修地上巨封,以存其柩,谓之金字塔,常发民奴数十万,采巨石而砌,堆以万韧之高……”
“这埃及之国虽偏,然其史渊源极古,与中土、天竺、古安息,并成远古四国”
啧啧称奇中,我又说起四大文明古国的典故,诸如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来历,通天塔的传说等等说的渐如佳境,恍若又回到了在市博物馆当讲解,打周末工的大学岁月,浑然把身后各色衣冠年纪的人群,当做了来做爱国注意教育的花骨朵儿、红领巾们,天花乱坠却是抑发不可收拾的。
只是当来的还会来,当我说到中亚的白种胡,雅利安人入侵天竺,将土着黑种茶毗陀人征服为奴,建立以肤色深浅分人等的天竺种姓制度。
外宾席上有个辫发赭面,裘袍毛带头结月冠的家伙站起来,不怀好意的说请教我。
就听礼官介绍,这个满身香料也掩盖不了牛羊腥膻,一看就常年不洗澡的家伙,正是吐蕃新派的使节——钦木伦,乃是吐蕃王家的宗贵,悉补野氏十四系小王之一。(吐蕃旧俗,只有王室血缘的贵族才能在名字中用上赞字,如当初为松赞干布求亲的禄东赞;只有身领一方军政要职的大贵族,才能在姓名中用伦字,意为权势和勇力,吐蕃之宰相,亦称大、小伦)
只听他说是吐蕃征战西域时,发掘一极古之物,传为佛国神文,百求不甚解之,素闻大唐博见,请以释之纭纭。然后又站出一位汉话说的极流利的同伴,名为劝释,暗存讥讽的一番撩拨。
于是我不得不郁闷了,怎么一片大和谐下总有这种搅局的人,什么时期了,还有借献礼之名行挑衅之实,搞这种激化民族情绪的东西。
虽然我牛吹的大了点,当然为了保全国体,这个面子还是不能输的,自下决心,大不了胡搅一通,这种东西我说我的你说你的,给你来个不认帐又如何。
但看到他拿出的那东西,还真有点担心的我顿时笑了起来,那块黑铁版上居然是古巴比伦的契型文字,竟然是类似汉莫拉比法典的东西。不得不佩服外国版的摸金校尉,文物大盗们的水准,这东西都能搞到中土来。
虽然说古巴比伦契型文字我不认识,但我认识汉穆拉比法典啊,学世界文明史的时候,没少参祥过这东西的图片,这群吐蕃国的高原土鳖,居然以为拿了遥远之国的古物,就能唬倒人。
不过也没有平白便宜这群土鳖地道理,故做为难,左右推脱的,让本国的官员们借势起哄一番,把那吐蕃人也给绕了进去,许了好些彩头,这才当堂大笑起来“什么时候这古安息契形文,成了佛国梵文了”
“这乃古安息一位大君汉穆拉比所订立的法典,上头的鸟面人,乃安息古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族神话的太阳之神拉马仕,同我中土之金乌鸟,怎得又变成大孔雀佛母明王”
“卷首为,天下地下一切万物之主……”我侃侃而谈。“这部分残断,是关于逃奴追索令的律典,怎么成了佛国经文了”
“信不信我找群安息人来指认给你瞧瞧,想赖帐就直说……俺们上过不差你几头牛”
然后左右轰笑起来,那帮吐蕃人面上挂不住,就有点激动了,结果我只顺口说了几个吐蕃史上的大事记和典故,诸如松赞干布之父朗日松赞,是怎么被象雄等内族大臣联手毒死的,松赞干布崇佛抑苯,而突然英年早逝的疑案,乃至前代赞普赤祖德赞时的争子案,背后吐蕃延绵百年苯佛两教之争,又扯到了进攻吐蕃有三碍,高原反应、雪盲、炊事不熟,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高原适应训练,防护用具,药物,引的一片啧啧称赞。然后大谈如何适应高原地理环境气候,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等,圣山喜马拉雅的传说,佛教和印度教的世界中心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