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菊花台与黄金甲(3 / 3)
其雅颂,于兹久矣。”
不过据说高宗李治不喜欢这一乐舞,执政时期有28年没有演出过。似乎是觉得老爹文治武功,给他的阴影和压力太大了,一看这东西就觉得憋屈,后来干脆把《秦王破阵乐》改为《神功破阵乐》,把原来120人的舞队减为64人的八佾之舞,而乐队伴奏得到了增加,乐器添制了箫、笛等。原来乐曲共演奏52遍,后改为只演奏两遍,舞队排列由原来表现战斗阵势场面改成了祭祀仪式形式。从此《秦王破阵乐》从军歌成为唐王朝所保留的传统祭祀节目。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为遣唐执节使粟田道磨带到了日本。从此《秦王破阵乐》便在日本生根开花结果,至今在日本已有9种传谱,反而是本国已经失传了。我那些专家复原工程的,便是凭借这日版文化交流过来的东西。
到了本朝,酷爱音乐的唐玄宗与时具进,又把《秦王破阵乐》又改成了《小破阵乐》,先收入到九部乐、十部乐中,后又把九部乐、十部乐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阵乐》又比李治改编后的规模小许多。《旧唐书·音乐志》云:“破阵乐,玄宗所造也,生于立部伎,破阵乐,舞四人,金甲胄。”又把《破阵乐》改编扩大为比原来李世民时的120人还多几倍的庞大乐舞。不过这数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阵乐》,一般都是宫女着戎装演出。
今次作为迎宾之大乐,恢复初唐本色,以真正的沙阵之士,做雄壮列阵舞,既有平复天下,四海升德的寄寓,也有威服九州,天下俱臣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