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崖壁惊魂(5 / 8)
时月亮初升,一抹冷辉洒在山上,就见到那空地上乱石零落,竖着几根石柱。石柱上刻着一些远古图腾,有一些鸟兽的样式,更多的还是太阳纹。这里的一切都告诉我们,这座山与太阳息息相关。
“老王。”我把落在队伍最后面奄奄一息的王富贵喊过来。他刚晕完船就被强行拉着爬山,此刻看起来有点体力不支了。小歪在一边扶着他,他踉踉跄跄地走过来一屁股坐在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嘴里骂道:“他娘的,老子要废了。”
我也顾不得管他废不废,指着面前的乱石堆有点兴奋地说道:“你看看这个。”
“这些是什么东西?”王富贵喘着粗气看着眼前的景象。
“羲和族的祭祀之地。”我慢慢走进那片乱石堆,触摸着那些图腾柱,还有石椅、石桌、石灶。这些东西都在岁月中磨砺了几万年之久,有些早已看不出它们本来的样子了。其实,这座山在几年前就已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不太兴旺。当地政府倒是对这些东西多有保护,再加上历朝历代这座山都属于本地两大家族的私产,眼前这些物件并没有遭到太多的人为破坏。
“哥,这是古人类活动的遗址么?”小桃在一边拿出相机,不断地拍着照,“崇拜太阳图腾的应该是东夷人吧?你说的羲和族是不是就是东夷人的祖先?”
“不错,这里就是一处典型的东夷人遗址。”我一边看一边走。月光洒在那些来自于远古的图腾岩画上,我穿行其中,一时竟有些恍惚。
我想象着数万年前的画面:我们的祖先从溶洞里走出,追逐太阳而居,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这座山中,他们发现太阳竟是从这里升起的,于是便开始膜拜这个让世界充满光明、带来温暖、使万物生长的神灵,也留下了这些历经几万年后,还能让后人缅怀他们的印记。这些石柱、石桌才是真正的神物,无论什么值钱的古董,都比不上这些东西的一丝一毫。
“你们快来看,”小桃突然停在一处山壁旁边,朝我叫道,“这是写的什么?”
我拖着王富贵过去,毕竟我们这一群人,真正在古董这行里的,也就是我跟他两个人了。走到近前,我们发现那是一处石壁,石壁上写了两个象形字,字迹尚清晰可见,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人刻上去的。
“汤……”王富贵眯着眼努力地辨认着,然后一歪脑袋,指着下面的一个字问我道,“这下面是个啥?怎么还画了个鸡巴?鸡巴汤?”
“什么鸡巴?”我啼笑皆非地举起手电筒照了照,见到下面那字的确有些像男性生殖器。小桃在一边红着脸不敢再看。待看清楚那个字后,我不禁笑骂道:“什么鸡巴,这是个谷字儿。”
“汤谷?”说罢,我跟王富贵同时愣了一下,连忙用手电筒往前照了照,不由得立刻浸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再往前两米,就是一道悬崖,山崖下面隐隐传来阵阵水声。王富贵双腿一软,坐到了地上,口里骂道:“差点儿他妈的掉下去。”
“这就是汤谷?”我壮着胆子走到悬崖边,伸长脖子往下看了看,就见下面是个山口,隐隐有雾气蒸腾,竟真像是一锅白汤一般。
“哥,你听。”小桃侧着耳朵像是听到了什么东西。
“听什么?”我除了偶尔吹过的风,隐隐的水声外,什么别的声音也听不到。
“小熊,”小桃抓住我的胳膊激动地跟我说,“小熊在下面。”
我又凝神侧耳细听了一下,这才发现那山谷里传上来的水声中,还夹杂着几声狗叫,听上去像是小熊的叫声。我也激动起来,小熊果然没有出事。不过,它是怎么跑到下面去的?隔着水汽,只能听到叫声,却看不到它到底身在何处。
“这里能下去么?”我叫过哑巴问道,“我们要下去。”
哑巴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些为难,最终还是点点头,转身朝一边走去。
我们赶快跟上。
天台山并不太高,海拔230米左右,与其他地方的雄山峻岭比起来,算是小得可怜。可就是这个地方,却聚集了很多雄山峻岭没有的特质。
这里气候适宜,光照充分,适合古人类在此繁衍、活动,所以才有了山下6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尧王城。
最早出现在这里的羲和部落,是东方文明的起源。“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这是《离骚》里的一句诗,说的就是羲和。羲和是帝俊的一个老婆,她为帝俊生了十个太阳,每天用马车拉着一个太阳从汤谷升起,到虞渊落下。周而复始,所以就有了这世间的万物变化。日升日落,让人们跟着她的足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羲和就是东方世界的太阳神,在这座山上还有一座羲和老母庙。
远远看到那座庙时,我还以为它就是昨夜阿二出事的那一座,来到近前才觉得有些失望。这座庙看起来刚刚翻新过,建筑也比昨晚那庙宏伟不少。殿前虽然也有一座赑屃驮着的石碑,里面却是供奉了一座高大的女神神像。那座神像就是传说中太阳的母亲——羲和。
哑巴带着我们来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