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昌王回京(3 / 3)
他的态度比以前已经缓和多了。
莫非自己的举动皇上有所察觉?不可能。
很快她便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以她对皇上的了解,如果皇上有了真凭实据,他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那石千里的脑袋也断不可能到现在还好好的呆在脖子上。不管怎样,当务之急是先除掉老三。在京中,老三的民声与身后的势力要远比老二来得强。老二只是一个武者,领兵打仗可以,治国与宫廷之争却是菜鸟一只。
纵观三个皇子,只有自己的浩儿是最弱势的。论文,治国平乱的能力不如老三。讲武,安邦定国的武力不如老二。现在就连他太子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出使异国从来都是派遣使臣,这次皇上却派了顺王。虽说当时是自己一手策戎了那件事,并怂恿皇帝让顺王去,那只是自己在试探皇上,谁曾想他竟然真的那么做了。
最可恨的是欧麦青找的那个破杀手,给他五十万两银子,竟然都除不掉一个顺王爷。闹到最后竟然把那些银子都退了回来,真是越想越来气。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大事,而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让她头痛不已。
李子谦自上次驸马被卸职后,已经变碍有些畏手畏脚,很多事情不敢在明面上出头。朝中少了这个大臂膀,让她很是被动。
山里的队伍越来越大每个月的费用已经让她有些吃不消。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年投标时把国有作坊拿到手,那样,银子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标银至今都还缺三百多万两没解决利索。
老皇帝对顺王爷的态度也是她头痛的原因之一口但凡一遇到大事,老皇帝必然会将顺王叫到宫中与其商议。这一切,原本都是太子应该做的事情。虽说太子不如顺王中用,可是老皇帝也做得未免太过痕迹。这样,只能让她更加痛恨老三,更加想不择手段的将他先除掉而后快之。
归根结底,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被皇上逼得,刺杀顺王也不例外。怪只怪皇上太宠爱,太重用他。
现在又多了一个昌王。她握着拳头,在屋中来回不停的跛着步子。就连指甲深深嵌入肉中也不自知。她要好好想一想,接下来自已应该做点什么。
此时远在鸟龙国西南方的邸驰王庭中,也有人在不停的来回踱着步子,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他正在等消息,等来自邪奴王庭的消息。
这位邳驰国的新君,登基两年,年纪才不过二十出头,两道黑黑的浓眉直插鬓角,薄薄的嘴唇此时正使劲的紧抿着。一双稍显幽暗的黑眸此时正定在计时的沙漏上。
他虽年幼,但心思却十分缜密,行事也向来谨慎小心口两年前为了能够排除异己顺利登基,他用计发动宫廷政变,一次杀掉了朝中近三分之一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他狠辣果断的决策力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一年前,他发觉朝臣中有异动之像,遂又设一计,将一场政变生生的扼杀在摇篮里。所有参与的大小官员四十七人无一幸免,而且全部处以诛三族的极刑。此次事件将朝中反对势力一次性连根拨出。自那次开始,无人再敢质疑他的执政能力。
邱驰国土贫瘠,是他心中最大的憾事。他那年轻又那急于开疆扩土的野心也非一两日。
虽说上次因为天珏国主的临阵例戈害的他计划破产,但是他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放弃侵占乌龙国的计我,他只是在等时机而已。
现在那个机会来了。
一个月前他得到消息,镇守边关的昌王离开边陲回京城去了,回去跟天珏三公主成亲。这是一个偷袭边陲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说边关还有老将军关孟山在镇守,但是老就是老了,他已经远没有当年威震八方的震撼力了。这些年来,邪奴国真正惧怕的人是二皇子齐天宇,而非老将军关孟山。
他在等邪奴单于跟他约定起兵的时间。
一直等到入夜时分,去邪奴国的信使才匆匆赶回。
让他觉得无比震怒,无比遣憾的是,他等来的不是邪奴单于与他约定起兵的时间,而是邪奴老单于驾崩的消息。每代老单于驾崩,邪奴国都会乱上几年才会稳定下来。看来,想要借助邪奴的外力还要再等上两三年了。但是,自己却不能再等。
他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另外一封书函,那是潜在天珏的探子送来的
几日后天珏公主就启程前往乌龙国与昌王合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想撼动乌龙国之根本,必须想一条万全之策。
望着这封书函,他不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