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1 / 4)
应了一声,与众人施礼,走了出去。
“国君唤我何事?”门外,邶小臣问卫秩。
卫秩道:“我见贞人陶摆了卜具,许是要行卜。”说着,他往手心里呵口气,搓了搓:“早该行卜了,可国君只拖着,这么多日,都下雪了。”
邶小臣莞尔,没有接话,随他朝堂上走去。
※※※※※※※※※※※※※※※※※※※※※※※※※※※※※※※※※※※※※※※※※
果不其然,堂上,一应卜具已经摆好。贞人陶端坐正中,莘伯居左,下首之处,是一名姿容窈窕的女子。
邶小臣心中了然,收回目光,向莘伯行礼:“国君。”
莘伯颔首,对贞人陶说:“事俱备,可行卜。”
贞人陶应下,女子将一块修整好的牛肩胛骨递上前去。
卫秩立在一旁,对那女子感到十分好奇,不时将眼睛打量她。忽然,女子看过来,双目与他相对。
卫秩脸上微讪,随即收回目光。
“三月氐女,可乎?”待贞人陶向堂上神主祝祷一番之后,莘伯问。
卫秩在旁边听着,眉头稍稍扬起。
年前,商王令各方国献女,莘国也在其列。莘国对这些事一向不怠慢,人选早就敲定了,单等着开春占卜上路时日。
卜骨的背面凿着一道槽和一个圆孔,火塘里早已烧好了红红的炭火,贞人陶取出一段火炭,细细钻灼那槽和圆孔。
空气中浮起一阵淡淡的焦糊香味,过没多久,“噼啪”的声音响起,卜骨的正面,圻纹裂开,连成一个“卜”字的形状。
贞人陶掌握着火候,待圻裂完全,他看看上面圻纹连成的兆象,道:“吉。”说罢,将卜骨递给莘伯。
莘伯双手接过,将卜兆仔细研读,片刻,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吉。”他说着,将卜骨给邶小臣看了看,又递给女子。
女子接着卜骨,笔蘸上调好的朱砂,在卜骨的兆象上端记“一告”,空一点距离,在旁边写“吉”。
“丙戍卜,陶,贞三月氐女商。”贞人陶慢慢说:“莘伯占曰,吉。”
女子听着他说卜辞,将每个字都写在卜骨上。
“隔日还须二告。”莘伯微笑,对贞人陶说:“我今日返莘邑,此后有劳贞人。”
贞人陶谦道:“国君客气。”
莘伯想了想,道:“我记得祭祖之事,今日正逢三告。”
“正是。”贞人陶颔首,说罢,他转向女子:“册罂,将卜骨取来。”
女子应下,起身走向堂后。
册罂?卫秩愣了愣,不禁将那身影看了几眼。
原来她就是册罂,妇妸的女儿呢。卫秩心里道。
没多久,册罂返来,拿着一块卜骨,双手奉与贞人陶。
贞人陶将卜骨端详一番,未几,依贞卜之法向神主祭告。
“五羌三牛,可乎?”莘伯问。
贞人陶再以炭条烧灼骨面,待裂出圻纹再看,忽而脸色一变。
“凶。”他将卜骨递给莘伯。
“凶?”莘伯吃惊,看向卜骨,只见圻纹开裂,所呈兆象正是大凶。
“怎会如此?”他皱眉。
卫秩与邶小臣对视一眼,亦诧异不已。祀奉就在后日,今日行卜,本以为必定顺利,不想竟出了这等奇事。他思索着,眼睛不由地瞥向册罂,却见她双眼盯着卜骨,像在细看圻纹,一动不动。
“如此,”贞人陶沉吟:“只得再卜。”
“五羌三牛不成,何以替代?”莘伯问。
贞人陶细观圻纹,道:“可贞十牛。”
莘伯颔首:“善。”
贞人陶让册罂取来一块新的卜骨,当场再贞。
纹路在卜骨上慢慢裂开,待圻纹定下,兆象大吉。
“如此,便以十牛替代。”莘伯对贞人陶说:“后日行卜,今日定下,须速速预备。”
“敬诺。”贞人陶礼道。
众人一番致礼,各自离去。
※※※※※※※※※※※※※※※※※※※※※※※※※※※※※※※※※※※※※※※※※
罂走到堂后的庑廊下,北风吹来,颈后一阵激灵。她望向落满积雪的庭院,少顷,长长地吁了口气。
她没料到今日莘伯亲自来看行卜,幸好他和贞人陶未曾发觉,否则这欺瞒鬼神的罪名落下来,就是拿她去做人牲也不为过。
心里思索着,她不禁又想起跃来。
跃有铜刀,识得卜辞和文骨,当时在骊山中罂就猜到他是个贵族。只不过所谓贵族罂见得也不少,算不得不稀罕。她没有打探别人底细的爱好,那时萍水相逢,罂除了确认此人对自己无害,别的一点也不关心。
而现在,她发现跃文骨的功力高得超乎想象,又开始好奇起来,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时做得太规矩。
“罂。”
正思索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