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大捷(3 / 6)
手,底下的军士带着人便要把蒙阔等人拉下,蒙阔心里惊惶难以名状,高呼道:“有何证据说老夫暗害王爷!老夫是冤枉的!哪个奸佞小人在圣上面前谗言害我?”
孟茹闻言哼了哼,冷道:“老将军就别装了,王爷自北关调兵,下月便可到了,你留着这些话到时与王爷说吧。”
蒙阔闻言大惊,瞪着眼,嗓子里像卡了东西,一句话说不出来,只剩下惊惶不定的脸色。他没死?他回北关调兵了?为何他暗中派人多方打听,始终没得到他的信儿?
蒙阔张着嘴,面如土灰,任他的亲信部下怎样呼喊都未有所觉,几人就这么被拉出了帐外。
孟茹收起圣旨,刚松了口气,抬眼便见帐外已站了几个人,看那打扮均是一些将领,这些人见蒙阔等人被拖走了,这才冲进来问道:“监军大人,王爷当真无事?”
孟茹看了几人一眼,问道:“几位是?”
几人忙跪了下来,一番介绍,这才知道来者都是骑督、都尉、校尉、左右中郎将等人,自诸葛端云失踪,几人便受了蒙阔一派的排挤,平日里受了不少窝囊气,方才见有援军到了便跟来看看,不想正见蒙阔被拿下,又听到诸葛端云无事的消息,欣喜之下这才闯了进来。
赵离叫几人起身,把在帝都听到的情况说了,老韩欣喜之下掐着伟子的脖子笑骂道:“好小子!老子就知道你说得准!大将军果然没事!”
伟子被他掐得脸色紫青,把他的爪子掰开,这才咳嗽着说道:“早跟你们说了王爷不会有事,你们偏不信!现在才知道信我,我这几个月都快被你们折腾死了!”
“行了,都别说这些了,还是说说这些月来战事如何吧。”赵离说道,“王爷自北关调兵,最快也要再过一月才能到,依你们看,咱们还能否坚持这一个月?”
几人闻言面面相觑,脸上皆有愤慨之色,老韩挥了挥手,骂道:“别提了!自王爷失踪之后,那蒙阔看咱们兄弟不顺眼,便叫咱们营的人出去应战!尤其是前锋营帐里安统领手底下的人,不知有多惨!那蒙阔老贼布置的诱敌战术,从来都是咱们的人去做那诱饵!如今军中十万弟兄,损失至少也有两万部众了!”
“可恨!”孟茹一手拍上桌子,咬牙切齿。赵离也面色难看,伟子却说道:“依末将之见,那老扈巴王也跟咱们耗了这些日子了,最近越发不耐了,常有戎人叫阵滋扰之事。王爷若一月后才能到,咱们能不能坚持这一个月还未可知。那老扈巴王若打算率军强攻,咱们大军比之差了数万之众,敌之恐有一场死战!唯今之计,末将提议且将前锋营帐的安统领叫回来,不能再让他在前头撑着了,若戎人举兵强攻,前锋营剩下的那些弟兄必定不敌。咱们如今反正都是一场死战了,不能再叫兄弟们的尸体为咱们挡路了!”
众人闻言垂首不言,却都眼神坚定,重重点了头!
当夜,安泰便从前锋营帐里回来,入大帐时已是深夜,众人都未曾睡下,聚在一起等他,待他入帐后,老韩伟子等人先一步过去,瞧着面色激动。
安泰眼神如铁,听说蒙阔被削职关押的事后,只沉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一直与王爷有书信往来,方才收到王爷信报,北关二十万大军正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来,很快便会到!王爷叫咱们进来拖着,先挂免战牌,挂个几日再出去迎战一圈,而后回来再挂免战牌!如此且先拖着。另外他率兵赶来之事不到最后关头不可透露,免得被戎人探知。”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之后便按着诸葛端云的吩咐挂牌免战,待戎人叫阵骂阵骂得快要失去耐性时,赵离和安泰便派人出去与戎人打一圈儿,回来后继续免战。如此磨着时日,渐渐过了大半个月。
西南边关十一月的天气早晚冷得彻骨,中午却热得流汗,大军营帐里,士卒脱了甲胄,光着膀子在帐子里乘凉。连月免战,士气低迷,安泰和赵离心里着急却也无法可施,仍旧只能等。
然而,老扈巴王却似磨光了耐性,三日后一早,探子奔进大军营帐,报道:“报——前方五十里处发现蛮戎大军!老扈巴王亲率二十万大军倾巢杀来了!”
安泰和赵离闻言齐齐站了起来,互望一眼,面色凝重。两人不敢耽搁,忙披上战甲上了点将台,下面十三万大夏军早已待命,只是面色如土,气氛惶然。
安泰在军中的威望比赵离高,他唇抿成一线,坚毅的眼眸缓缓扫过下面的将士,说道:“本将方才接到信报,大将军亲去北关调二十万大军前来,就快到了!”
这话一出,下面议论如潮,安泰接着说道:“待北关大军一到,咱们便把那二十万蛮戎军当肉馅儿合包了!”
下面的议论果然激烈了起来,十三万大军眼里渐渐有了生机,纷纷问道:“安统领!这话是真的吗?大将军没事?他真的带名扬天下的北关铁军来救咱们了?”
安泰与赵离互看一眼,郑重地点了头,说道:“王爷正在赶来的途中!北关大军一定会到的!但是,”安泰顿了顿,直到看得下面的将士欢呼声渐小,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但是!在北关大军来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