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册封(3 / 4)
拿不出手,倒也实诚。
武德帝从随侍女官手上接过看了,倒是微微一愣,随后笑道:“既是端儿提出要看的,这字写得如何便有端儿评判吧。”
宁阳一听顿时黑线,心道一声呜呼哀哉!给这专和她作对的毒舌男当评委,她还不得被批得很惨?
诸葛端云接过手来也微微一愣,只见裱起的只有四字——福寿康宁。写的是端端正正的大字,用墨流畅,行笔娟秀工整,这四字的结构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好掌握,然而四字连起来看,方正均等,若非下了一番苦功,绝写不出来。
诸葛端云将字合上交还给宫人,开口道:“三公主过谦了。若只上了半年学,在书法一道便能有如此造诣可见天赋上乘。”而后又对武德帝道,“依端云之见,这字定是下了番苦功的,可见三公主心诚。”
元皇后也笑道:“臣妾也以为此字难得。宁儿才多大?这字看上去,怕是十岁的孩子也难写得出来。日前臣妾过问过几位公主的课业,刘司籍也曾说宁儿与书一道资质上乘,正打算着过了年教她学些画儿呢。”
武德帝点了点头,看上去也很满意,拍着皇后的手道:“素日朕忙于朝事,儿女们之事多劳皇后操心,如今看来,永儿好武,纯儿淑良,宁儿书画过人,安儿更是个聪慧的。贤儿武儿于课业也知用功,朕心甚慰!皇后执掌后宫,劳苦功高啊!”
元皇后微微低头,脸上几分娇态,却还是维持着国母的礼仪谦恭道:“此乃臣妾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武德帝笑道:“朕少年时曾得过先皇赏的一方贺州的松竹香墨,乃先师大家贺仪元晚年最后一件作品,宝贝得很,朕都没舍得用。这便赏给宁儿吧。”
宁阳还处在诸葛端云为她说好话的不真实感中,忽听自己老爹要赏个大师的遗作给她,顿时受宠若惊,要知道,她在几名公主中向来不出挑,其默默无闻的程度比纯阳好不了多少。自她穿来这里,这位号称很爱自己老娘的老爹都没怎么关心过她。虽然这也不算什么关心,不过,至少礼物是贵重的,于是忙行礼谢恩。
武阳献上的竟然是一颗拳头大的金香玉,打磨成山峦状,上雕着祈福的话。看着是不错,却多少有些世俗之气。虽大人们礼尚往来送的也是这些东西,可武阳不过十岁,他这些就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宁阳见对面淑妃唇角翘起,纤指撩起抹了抹鬓角,样子有些自得,顿时明白这礼物定是淑妃的主意。也不知她怎么想的,帝王之家其实不缺这些东西,她让武阳送这些,是为了压诸位皇子公主一筹,还是为了显示她母族的财力有多么雄厚?
淑妃心里怎么想的宁阳不可能知道,但是她却觉得这法子确实不怎么明智。据她的观察,她的皇帝老爹还是喜欢孩子们用自己所学来当做给父母的礼物,毕竟这样才显得真诚。
不过,大殿之上,无论是帝后还是妃嫔们都神色如常,宁阳眼珠子转了一圈儿后才想起,武阳该是年年都送这种东西,所以众人都习以为常了吧?
果然,武德帝只是笑着听完武阳的恭贺,便训示了些要勤勉用功之类的话,赏了一些大家的墨宝,大殿之上的众人就都把眼光集中在了安阳身上。
显然,她才是万众瞩目的那一个。
安阳大方的站了起来,施礼道:“女儿有三首诗词送上。”
四公主才女的名号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大多数妃嫔只听说过她在内文学馆里作的那首咏荷诗,亲耳听她作诗倒是头一次,是而满殿皆静,都屏息静气瞪大了眼想要看看这个才三岁多,稚气未脱的女娃娃能作出什么诗词来。
安阳微微一笑,稚嫩的声音在大殿响起:“瑞气祥云初盛,诗情画意正浓。喜看百花争放,笑闻百家争鸣。此第一首,进献父皇,愿吾皇心大天大地大,任我金戈铁马。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
说着,她水雾般可爱的眼睛尽是俏皮,又朗声道:“冬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父皇万岁,二愿母后千岁,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元皇后闻言顿时红了脸,眼里却有宁阳从未见过的喜意和满意的神色。
安阳却又换了副正经毅然的表情,虽然这表情在稚嫩的脸上看起来有些滑稽,语气却是铿锵有力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第三首,献与我激战南疆的大周将士,愿捷报频传,朝天阙!”
她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上,带着孩童的稚嫩,却震得满殿寂静,帝王一改往日深沉难测的雍容,竟是大笑一声,赞道:“好!好一个‘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看了看贤阳与武阳道,“可听到你们四妹的话了?我大周儿郎若皆能如此,朕便安心了。”
两位皇子忙起身听训。武阳倒是没什么反应,依旧阴阴郁郁。贤阳却有些激动,显然被刚才的诗激励到了,他道:“四妹妹果真奇才!听了她的诗,儿臣都忍不住要请战南疆了!”
永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