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治丧(2 / 2)
头,而袁天罡这时又正好不在长安,于是进宫为太上皇治丧祈福的差使,便落在了她的头上。
永宁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呀虽然拜了个道士当师傅,虽然一身道袍穿了几年,可是她对道教的仪式之类的东西,还真是一窍不通呀一连几天抓着机会就幻影移形,跑到袁天罡那边恶补那些常识性知识,忙得天天喝魔药都没能把黑眼圈给消下去。
虽然辛苦了些,但是永宁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顶着袁天罡嫡传弟子的身份,站在太上皇的丧礼仪式上,硬是将前些时候关于她的那些流言给消了个干净。毕竟没点身份、法力的人,是没资格站在这个地方的,而永宁既然能站在这里,那就足以说明她的身份了,既然是根正苗红的,那么那些流言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
太上皇的丧礼有些冷清。皇帝御驾亲征未归,皇后病体垂危,准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偌大的长安城里居然找不出个身份够高的人,来为太上皇主持丧礼。最后竟是礼部的官员,勉强按旧制先预备了下来,敬候着皇帝凯旋之后,再做安排。
李世民此时已经在回程途中了,而礼部官员自然是能怎么拖着,就怎么拖,直接一甩手,一帮道士和和尚集体唱经七七四十九天,算算日子差不多那个时候李世民便也该到长安了……
永宁很不幸地站在唱经的道士班的头一个,每天别人还能换个班、偷个懒什么的,保有她,雷打不动地得坐在那里念些她自己都听不清楚的东西……很是受了一回摧残。
这中间,高阳公主倒是借着哭灵的机会,常常夹带些好吃的给永宁,也算是让她乏味的生活中,多了些乐趣。只是高阳公主却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能在这里的,皇后那边的情况也是越来越糟,她们这些在京的公主们分了两班,一班哭灵,一边在立政殿服侍,三天一换。
其实永宁这唱经的活,也还轻省,虽然那“嗡嗡嗡——”的声音吵得她头疼,可是一个静音咒加到自己身上,这个世界便清静了,再三不五时来个忽略咒,便是睡上一觉也没人能注意,还省得跟在外头那些命妇群里,让别人当景儿看——她就是靠着这样的安慰,硬熬了一个月。
李治这个时候已经接了旨意,回京治丧。房玄龄等一干辅政大臣们,也随他一起回了长安。即便永宁还不能回家,但是只要一想到房玄龄已经回来了,她便觉得有了主心骨,心里亮堂多了。
这段时间以来,永宁虽然吃睡上都多有亏损,而且魔法用得多了也导致了劳累,但是整体气色倒也还好。可是李治的精气神就差多了,本来就略微显瘦的脸庞,更是只剩下了高高的颧骨和大大的眼眶,整个人都显得憔悴极了。
永宁虽然有些担心,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又哪里能说上话,只是趁着高阳公主过来的时候,打听了两句,才知道李治这些天也确实是不容易。长安这边刚报了太上皇驾崩的消息,那边李泰自杀未遂,重伤待救的消息便也跟着到了,李泰重伤这件事,倒是比太上皇驾崩更难处理一处,一个不慎这黑锅说不定就要顶在头上示众了,为此李治没少操心。
这好容易李泰这边情况稳定下来了,皖南又闹民变,虽说这些大事都有李世民处置,但是李治奉旨监国,又哪能一点心不操?一天几道折子往李世民跟前送,从事情进展,到处理意见,事必亲躬,生生把自己累得脱了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