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四四过继(2 / 2)
仍令其掌管刑部。虽然玄烨给十三阿哥的封号只是固山贝子,十三阿哥仍然喜不自禁。连带着胤禛心情转好,仍在病床,就激动的起身拉着十三阿哥的手道:“四哥无用,十三弟受苦了!”
十三阿哥瞬间红了眼圈,一挥袖子擦去眼泪,不改爽朗的道:“这么多年,满朝上下,除了四哥,谁还会为弟弟说一句话?也只有四哥,这些年念念不忘地帮弟弟在皇阿玛、皇玛嬷面前求情,不然弟弟想要得见天日,却是遥遥无期了。”一拱手道:“大恩不言谢,咱们兄弟之间便不多说这些了。”
让十四阿哥胤禵失望的是,玄烨并未将他留在京中。十一月回京述职,等到孝懿皇后过世,除服三个月后,次年的开春,仍旧打发他回了西北。琬潆大松了一口气,以姬兰在玄烨心中的地位,如果十四阿哥是玄烨属意的继承人,那么,极其看重亲情和礼法的玄烨,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不让他留在京城继续服丧的。
及至夏天,胤禛恭请同样因姬兰过世而心情郁郁的玄烨,到自己的狮子园中赏玩。狮子园是琬潆最初命人兴建,后来赏给胤禛的园子,其中山水布置自不用说。而且此处还是后来太子被废后,胤禛淡泊明志,亲自种菜耕作的地方。玄烨十三阿哥和胤禛长子弘晖的陪同下,由胤禛引路,解说园中各处风景。
玄烨于一水上亭阁处停步,道:“此处必是皇额娘的手笔。嗯……啼莺亭,我说皇额娘怎么能忍住不提字呢。这是怎么个儿说法?”琬潆和玄烨书法都算从董书入门,后自成一家。尤其是玄烨的字,更是造诣不浅。
而且母子二人的习惯也很相似,平时练字都会将手稿留下,过节的时候就赐送给满朝文武官员,但凡是祖上在康熙朝时期能做到三品衔以上官员的书香门第中都有珍藏玄烨的墨宝,数目众多。琬潆则是独赐给自己喜爱重新的大臣和人家。当朝皇太后和皇上的书法,自然被众大臣示威珍藏,以传后人。
胤禛将玄烨请至亭中坐下,答道:“是取自唐代杜子美的诗句,总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玄烨道:“水边扶柳,黄鹂啼鸣,别有一番意趣。老四呀……,你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够可是够自在的。”
胤禛道:“总赖皇阿玛和皇玛嬷的福气。”玄烨用了几块准备好的点心。弘晖道:“皇玛法瞧着味儿怎么样?都是阿玛亲自种出来的米面。”玄烨来了兴致道:“给宫里也送些去,让皇额娘也常常老四的孝心。”十三阿哥笑道:“皇阿玛真是事事不忘皇玛嬷。只是这事,四哥却不消皇阿玛费心的,早就准备妥当了。”
玄烨心情大悦,道:“皇玛嬷倒是疼你,狮子园也算是她极喜欢的处地方,竟舍得给了你。皇额娘当年园子建的好,可朕也看得出来,老四你这些年对着园子的经营也很用心。这才是真正孝顺,对长辈赐下的东西都如此爱惜。今儿,朕不叫皇额娘专美于前,拿笔墨来!”
玄烨挥毫写下“圆明园”三个字,道:“朕给你这个园子改个名。老四你是肯塌下心做事情的人,只是朕不放心,唯恐你的手段太急太狠。”慢慢道:“凡事过犹不及,中庸二字,最为难得…… 这些年,胤禛你也算窥到其中三味,只是还不够。你要记住,心静则明,事缓则圆!”
边走边道:“朕的皇阿玛只活了二十四岁,皇玛法在世五十一岁,而朕已经是古稀之龄,你皇玛嬷年逾八十,福寿俱全,这就是惜福养身的好处。”语重心长的道:“胤禛,你以后性子不要太急,做事勿需过于劳累。什么事都自己担着,还要底下人干什么呢!要学你皇玛嬷,惜福养身。”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断电之前木有码完,今天晚自习回来后,继续奋战~~~ 终于赶在断电之前弄好了。
貌似忘记给出充电灯充电了,赶快去洗漱,免得到时候要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