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三章(2 / 2)

去也没有什么结果,便要起身。琬潆不喜太监服侍,紫陌又在丹陛之下。玄烨连忙上前伸手让琬潆扶着。

琬潆淡淡开口道:“下朝吧,此事再议。”朝侧门走去,刚走下台阶,顿住脚步,轻描淡写的道:“本宫以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吴三桂以眼睛有疾为借口,上书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以相试探。玄烨顺势命吴三桂将所管各项事务交出,责令云贵两省督抚管理。云贵总督卞三元领命,然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合词请命平西王仍总管滇黔事务。玄烨依旧以体恤臣子,照顾吴三桂身体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请求。种种迹象,皆显示他的决心。数月之后,平南王尚可喜上书请求告老回到辽东老家,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867 臣集议,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玄烨遂诏令尽撤全藩。琬潆从旁提醒,尚可喜和耿精忠不同于吴三桂,可以稍加安抚。

吴三桂、耿精忠上书请求撤藩,其实是迫于形势,并非本意。希往朝廷安慰挽留,就像明代沐英世守云南的先例那样。等到康熙撤藩诏命颁发下来,愕然失望,遂与其心腹聚谋,暗中部署兵马,禁遏邮传,只许入而不许出,并勾结他省旧部,又与耿精忠联络应和,发动叛乱。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起初,琬潆本打算以吴三桂窝藏前朝后裔为罪名,先发制人。但是玄烨爱惜羽毛,看重琬潆和他自己的名声,不肯如此。又加上以为吴三桂之子,耿精忠诸弟都宿卫京师,谅二人不能发动变乱,所以骤闻三藩叛乱,还不满二十的玄烨,心里还是慌乱不已。不过面上不露,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沉着吩咐道:“宣将军图海、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侍郎哲尔肯、学士傅达礼等人随朕到养心殿觐见皇太后。”顿了顿,道:“让索额图也来。”皇额娘此时也肯定接到消息了,必然会在养心殿,准备议政。

琬潆看出玄烨隐藏下的紧张,把他拉到身边坐定,轻轻拍拍他的手背,对着底下闻讯赶来的众大臣,道:“不必拘谨,都坐下吧。本宫想对三藩用兵久矣,只是碍于先代的承诺,不好动手。如今他们先反了,倒不必浪费本宫十几年的准备了”见玄烨放松下来,对他道:“你来主持议政。”玄烨恢复冷静,毕竟还有有皇额娘在,自己可以放心动手。遂开始询问众人如今的情况,安排军队、粮草调度。

三藩既反,许多大臣请诛明珠等人,以平息三藩的怨恨。玄烨大怒,腾的一声从龙座上站起道:“尔等不思平乱,反倒让朕向三藩低头吗?如今的情况,难道比先帝在时,郑成功兵临城下更危险吗?更何况皇额娘摄政十几年,国库丰盈,万民安乐,早不复入关之时的动荡不安。郑成功做不到的事情,吴三桂又如何能做到!”琬潆见玄烨调理分明,摆出三藩必败的理由,很能让人信服,心中满意。又有大臣出列道“臣等便是万死也不敢让皇上像反贼低头。只是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情因明珠等人挑唆而起,只有处置了明珠,才能让吴三桂再无‘清君侧,诛奸臣’的借口。”玄烨一时语塞。

琬潆把他按回坐下,才道:“想要撤藩的也不是别人,首先就是本宫和皇上。爱卿如今知道了,想要把我们母子怎么办呢?”好笑的道:“吴三桂如今要清君侧,你便提议杀忠臣。那他若要反清复明,是不是要咱们八旗都退回关外才好?”摆摆手,示意请罪的那个臣子起身,道:“行了!还是开始商议怎样清剿三藩吧。”

琬潆将周培公调到前线战场,玄烨问道:“皇额娘,这周昌到底有何能耐能让您另眼相看?以他的资历担当此任有些太过了吧。”琬潆困惑的道:“周昌?”思索片刻方才想起是谁,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周培公呀!”上下打量着玄烨,当初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可是很火的。不过自己的儿子可比陈道明好看多了。意味深长的笑着道:“他可是我送吴三桂上路的利器呀!”看过清史和康熙朝电视剧的人大都知道周培公这个名字,这可是历史上在清廷处在不利形势下,能够转败为胜的大功臣,和姚启圣、施琅等人俱为康熙朝名将。

周培公也不负所望,劝降王辅臣,然后随着大将军图海,率军有长沙、岳州等地逼近桂林。耿精忠腹背受敌,和尚之信二人反叛之心本就不强烈,只是吴三桂叛乱之后,怕被迁怒清算,故而也相继叛变。又见清廷派人招降,遂撤兵请降。

清廷接受两广、福建的兵力,对吴三桂形成合围之势。吴三桂犹做困兽之斗,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从吴三桂叛乱开始,到其孙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时逾两载,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作者有话要说:玄烨已经逐渐成长,女主还政不远了

婆媳之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