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废后 > 第三章

第三章(2 / 2)

我笑得谦卑而恭敬:“有劳姑姑惦记。”

我进去时,太后只着家常春衣端坐在榻上,任人伺候着洗漱。见了我,眼神定了定。我忙跪下请安,一叩首到地,道:“参见太后,太后千福安康。”

“起罢,到哀家跟前,怎的竟如此生分了?”觑一眼竹息,“去,扶皇后过来坐。”

竹息立马伸手扶我,我少不得称谢。

在太后身旁落座,我才将这位名义上的姑母看个清楚。

太后已届五十,然而时光的手分外厚待她,因保养得宜,望之竟如四十许人,看不到一丝垂老之态,因在病重,打扮得素简,只梳一个平髻,簪一支赤金簪,通体无任何纹样,只显尊崇,不觉奢华。

满面和气,望之便觉亲切。

太后拉过去我的手抚了抚,语义关切,道:“哀家晓得你这些年在外头吃了许多苦,如今回来了,便再没过去的事。这话哀家不仅对你说,也一并嘱咐过皇帝。你们是结发夫妻,该包容时也要包容。”

我无言以对,但太后的嘱咐又不能不从,只能称是。

或许是怜我这番遭遇,太后沉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昨晚的事,哀家也听说了。你是皇后,这样的事自然要体谅。皇帝也糊涂,为了个嫔妃,竟这样不知轻重。”侧首看竹息,“从前还瞧冯氏安分,如今倒不成个样子了。”

竹息忙道:“太后别怪皇上,是那些女子一味痴缠。”

太后深以为然地点一点头,道:“去传哀家懿旨,让冯氏好生静养,无事就不必出来了。”

我心知懿旨一宣,必定平地又生波澜,忙屈膝跪下,叩首到地,道:“儿臣恳求太后收回成命。”

“这是为何?”

太后赶忙让竹息来扶我。

我推脱不让,再一叩首,道:“母后心疼儿臣,儿臣心中十分感念。万望母后不要动怒,既然是后宫的事,左不过是女人间的小事。母后身子方见起色,不值得为这样的小事废心神。”

关键是,太后这道懿旨一颁,少不得要把我推到风口浪尖上。

我不想平白无故惹人关注,更重要的是,也不想被宸妃定为假想敌,更不想惹皇帝不痛快。

我既然不想跟她争皇帝,又何必眼巴巴赶上去凑热闹?

有时候,成全别人,未必不是成全自己。

倘若那一年,对着那张清纯无辜的脸,我能明白这个道理,或许今天也不会落到这样的结局。

“然而错而不罚,哀家觉得不公。”

“母后心疼儿臣,就是对儿臣最大的宽慰了。儿臣甫回宫,不愿起太多纷争,到底宫中祥和最重要,万望母后成全。”

太后的叹息里有宽慰也有怜惜,垂眸望着我,道:“你虑的也是,皇帝是哀家亲生的,他的脾气哀家知道。只一样,下不为例。你是皇后,该立规矩的时候就该立。后宫女子没有三千也有三百,没有规矩如何服众?你既然已经回来了,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了。况且你是皇后,若一味忍让,岂不让人小觑?明白吗?”

“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我郑重拜倒,见太后脸上有了笑,才肯让竹息扶起来,手心湿黏黏的。

对着大夏朝最尊贵的女子,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未来,怎么能不紧张?

如此,太后又谆谆嘱咐我一些事,才放我离开。

回宫路上,乘着巧馨拉着秋昙在说悄悄话,**凑近我低声问:“娘娘何必替她求情。这样不知分寸,日后必成祸害?何况……”

**一向懂世情知分寸,很少有这么喜怒显于色的时候。

我微感诧异,却没吭声,只望着远处一株含苞未开的月季出神。

想起那年的情人节,于凯错把月季当玫瑰捧回来,逗得我笑了整整一个月。

其实从来都是这样,越简单,越幸福。

正出神,从前方传来一把极凌厉的声音:“这步摇上的点翠不够精致,你们内务府的人就是这么当差的?”

“回娘娘,但凡有好的,都尽先送去娘娘宫里头了。娘娘若嫌奴才们手艺差,奴才这就命人去各地遍寻手艺工匠。”

“言下之意,是本宫太挑剔了?本宫倒瞧你在内务府待太久,糊涂了,一味讨好不该讨好的人,自讨没趣!”

这话我听明白了,敢情是在指桑骂槐,指着步摇骂得别有所指。

这女人很大胆,也很有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