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身份(2 / 2)
。
姚家的祖父和祖母现今已不在人世。受到余荫恩泽的反而是当初虐待叶明净生母的豺狼之辈。
在这个时代,宗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这些姚家人当年再怎么对不起懿安太后,叶明净都必须好好荣养他们,否则世人就会说她刻薄寡恩。在外人看来,懿安太后平安长大,还在宫中步步高升,姚家的人当年就尽到了养育之责。
如人饮水,冷暧自知。那些在成长途中的点点滴滴,心酸到今天单单是看着宗卷的叶明净都潸然泪下,更何况当年的那个小女孩。
叶明净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的生母对着孤单寂寞的宫廷岁月如此平静。实在是幼年已经经历过太坏的过往。
她将宗卷翻了又翻,找出一个三服的堂兄。姚景琮,照这份案卷上说,姚家的近亲中,也就这位的人品比较好。此人幼年丧父,由寡母带着,在族中长辈的冷眼中长大。姚家分封田庄的时候,此人没有赶着争讨,而是安安静静地守着家中的几亩薄田,与妻儿老母平静度日。
“应该就是他了。”叶明净干净利落地圈定了未来的姚家外戚人选。
计都回来以后,叶明净对他说了自已的计划:“…外戚之家,地位微妙。朕不能容忍后方受制,况且,世人若是以德报怨,又何以报德?姚家的事,一次性解决干净吧。
计都没有任何异议,只是提出建议:“这件事得由属下亲自去办理才好。不可让别人日后有谴责陛下的借口。”
叶明净想了想:“也好,你赶到江南,办了事再回头。一来一去,最快也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你…等差不多的时候再出发。”
计都沉默。他知道叶明净未尽的话意。他去江南,避开陆诏在宫中的时间。
“陛下。”他调整心情,再三嘱咐:“属下和卫七皆不在,切不可让冯立离开陛下身边半步。”
叶明净轻笑:“宫中又不是没有待卫,你紧张什么?”
计都依然不放心,他从十五岁跟着叶明净开始,还是第一次要离开她这么长的时间。
“陛下,宫中的防护自然是安全。只是…属下怕陛下身边的人会伤了陛下,”他吞吞吐吐说出心里的担忧。
叶明净恍然大悟:“你是说陆诏?不用担心,他是聪明人。况且,他入宫后,卫七也要跟着一块儿来的。朕不会有事。”
计都苦涩地扯了扯嘴角:“原来陛下都想好了。”
叶明净心头暗自叹气,幸亏有这么个事要办。
计都这样子,还是避开他更好些:“你自己一路小心。”
四月间的时候,待选男子初选之后。广平女帝突然流露出这样一种态度,要给懿安太后的娘家 人,姑苏姚家一个余恩候的降袭爵位。
找了内阁来商量,内阁对此没什么话好说。虽然知道目前姚家的当家人中没有上得了台面的。可那毕竟是皇帝生母的娘家,也不过是京中再添一门新贵。于是全体通过。
然后叶明净说了:“懿安太后的生父,祖父皆不在世。朕欲不偏不倚,择品德高尚之人来承此爵位。只是朕对姑苏姚家并不熟,朕想着,不防由姚家宗祠提德高望众之人选。到时朕再加封。”
她的意思很光棍。咱生母的亲爹,亲爷爷都不在了,那些伯伯,叔叔、堂兄什么的。和陛下我没什么关系,我又没见过他们,没啥子骨肉亲情。所以,我要挑个最不会惹事的人出来当这个外戚头子。
姑苏姚家在广平女帝登基后并未地位高涨,当时就已经有风言风语了。然后就有好事者挖出当年懿安太后少女时代的事件。什么家产被夺啦,什么要嫁给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做填房等等。总之大家心知肚明,姚家的人不得陛下和太后的喜欢。
然而面子工程终究是要做的。叶明净说这话不过是给懿安太后的伯伯,叔叔们弄点儿小麻烦。宗祠推举,总还是要在叶明净亲外祖父的亲兄弟之间选择的,就看是选哪一个了。
这道旨意被发送了出去,京中的姚家人接了旨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行囊往姑苏赶。赶什么?当然是赶着回去拉票了。
皇帝陛下说了,推举人必须有宗族里大部份人签名保举方可。
没指望承爵的男丁也都赶了回去。赶什么?咱被拉票的总得开些条件吧,趁机捞好处。
一时间,族谱有记载的姚家子弟,都不约而同地赶至了姑苏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