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3 / 3)
”
“可是,楚王既然是想造泉州港,想开海禁,他自然是拨下了银子。怎么回事?”我问出这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他两眼直直地盯着我,然后摇头说:“拨了那几十万两银子,造个港口都不够,下官已然说了。这泉州的下属县个个穷困。哪来税赋贴补港口?这两年省吃俭用,方才把个泉州码头给建起来。既然是造了港口自然是要修路造桥的,可下官东跑西问,想要上头再拨些个银子下来。可屡屡失败,次次如泥牛入海无消息!这光秃秃的一个港口有什么用啊!”
他轻轻一哼嘴角一丝轻笑,似乎在嘲笑我这无知小儿,随口乱问。我也不与他争辩,先就回去了。
特区,自然是会给些优惠的。但是不可能所有的建设资金都靠国库拨给,即便这些年,老天帮忙,吏治也算不错。但是,一年国库收入不过一百八十多万两。这海港码头造上来的花费高达四十万两之剧。你叫朝廷为了你一块小地方,扔下去一年的国家收入不成?李大人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居然还抱怨巧妇难为无米炊。其实,自己如何招商引资是关键,很多东西是需要自给自足的。不过,自给自足谈何容易?一句话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像李大人这种靠着科举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员,哪里去寻来这些资金?我这个时候恍然大悟,为什么楚王派我过来。不是因为我是皇帝的亲信,也不是因为我和楚王的关系,更不是阿爹历任地方官功绩卓著。而是,我是北地首富刘淳的外甥,我是刘清的孩子。我背后是那张庞大的商业关系网。是的,我承认我又入套了。又来坑我。。。。。
回到府衙后院,我那,勤干的碧玉和翡翠已然将我的小窝收拾的有点模样,缺个洗澡池就缺吧!暂时木桶凑合一下也行。总算,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李夫人看着我们铺张浪费直摇头,也不跟我们打招呼就早早的关门闭户了。
碧玉给我端来一碗面线,说是这里的特色吃食。经过咱家老王师傅的手艺调理得很是可口。一个下午奔忙,加上刚才那口东西。我的确饥肠辘辘,吃下去果然鲜香细腻。吃完,碧玉给我递上一封信,是梁璋的。我人刚落脚,他的信也到了。
里面问我是不是过得惯,听说南方比较潮湿巴拉巴拉的。论潮湿,巴蜀之地,才是成年阴阴湿湿的呢。再说了,我过不惯的话,他还能把我拉回去啊?我想跟他说我这里的见闻,想了想还是算了。有些东西我看了个表面,没有仔细研究它深层次的原因,贸贸然的说上去,他到当回事情了,这里可有多少人的前程呢?
这一觉香甜,第二日起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等我穿戴停当,出门询问,才知道李大人早早地已经去了府衙前堂,说是有人来闹事。想从府衙后院穿过去,门已经被关死了。只能绕道走了。
我的官服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制服,是江宁府进贡的锦缎,宫里的司制帮我赶出来的。绯色的官袍在阳光下丝辉流动,提花的纹样若隐若现。腰上的银鱼袋和光润油滑的一块羊脂美玉交叠在了一起。我就是这个模样从大门外走进了府衙大堂,大堂里已经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我是非常不舒服的,什么时候州府的衙门,如市井的茶水铺子那般啰唣了?
我眼神示意德旺,德旺立刻用他特有的尖细声音高声道:“新任泉州知府陈帆梓陈大人到!”
围观的百姓齐刷刷的转头看我,那情景跟九品芝麻官里,周星星上街有的一拼。他们的眼中明显也有扔我烂番茄,臭鸡蛋的欲望。没有扔的可能,只有一个,成本太高!这里的人不会让这些食物烂了扔掉的。
前后四大护卫开道,身边德旺太监将他的手伸出来,我搭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