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部分(2 / 3)
当天晚上,宁熙皇帝就跟三阿哥抢起了“饭碗”。其实,这种事,当年他老爹雍正老皇帝,也干了好多回了呢!
第二日,和硕醇亲王再次领着众臣请求皇帝收回御驾亲征旨意。一而再再而三,宁熙皇帝半推半就同意了。命阿桂摔军,带上小年大人和火炮、火枪,把大小金川炸了个稀巴烂。大军凯旋之时,小年大人围着战场转悠,不住琢磨着,怎么样,才能让火炮射程更远呢?
金川战役期间,宁熙皇帝以削减后宫支出、节省花费、支援前线为由,接连放了三批宫女出宫,共计一千一百人。其中,有二十五位,曾经受过皇宠。
受过帝王宠幸的女人,还能出宫嫁入。这在清朝野史中,也是很少见的。
多年以后,和宁公主与皇后闲聊时,谈起这件事,曾问皇后小时候,真对自家皇阿玛动过心思吗?
皇后淡淡一笑,替女儿拢拢耳边散发,幽幽哀叹:“谁没个初恋呐?”
和宁公主歪头,“初恋是谁呀?”
皇后笑而不答。
这个问题,成为野史之谜。当然,对宁熙皇帝那个自恋狂来说,皇后指的,自然是自己啦!哈哈哈!
作者有话要说:锅盖在哪里?
防抽:
谁都知道,当今万岁最为宠爱的女人,那是皇后娘娘。没看都宁熙十六年了,宫里头一个嫔都没有,只有两个贵人。其他的,都是常在、答应吗?
然而,皇后身边四大嬷嬷心里跟明镜似的。要不是大选推迟十二年,皇后如今地位,怕是没那么稳固。这位主子娘娘,比起孝敬宪皇后当年在雍正皇帝心中地位,差远了!
事实上,以宁熙皇帝的性子,封一两个宫女出身的做嫔、做妃,并非难事。然而,形势比人强。每次他宠幸宫女,姐姐弘琴就领着侄女们去奉先殿哭“皇额娘”。和硕醇郡王不知真相,在朝堂上也哀哀切切跟着缅怀孝敬宪皇后。
于是乎,顶着孝子之名的宁熙皇帝,只能守住皇后一位主位娘娘,带着一大帮的答应、常在过日子。
后来,因少有庶子庶女出世,粘杆处奉命,查出后宫那些个女人们暗中互相使绊子。其中不少法子,还是从圣祖年间,传下来的。据说,是慈宁宫后院那些皇祖太妃、太嫔们闲聊时,说漏了嘴,叫人听了去。
宁熙皇帝气得直咬牙,“怪不得,这么多年,朕然没有察觉到。原来如此!”想想皇后,多亏有皇额娘的四位嬷嬷照看,这才没有遭遇毒手,就一阵后怕。于是,命和硕醇亲王到泰陵拜祭,感激父母护佑;顺便给四位嬷嬷涨涨工资、提高福利。
接下来一年时间,宁熙皇帝未曾踏入那些女人屋里半步。并嘱咐皇后,将这些人全部扔到储秀宫。储秀宫、储秀宫,还不就是藏她们这些人的地方?
皇后不解,但也懒得问,照旨意办理便是。
这件事没过多久,金川战事起。
朝臣激愤,振臂请兵。宁熙皇帝正在气头上,不由迁怒,非要御驾亲征。
要说皇帝御驾亲征,圣祖年间就有。只不过,那时候,皇太子已经长大,能够监国。如今,最大的皇子不过刚进上房,大公主虽然参政,毕竟是女子,总不能封个监国公主吧。这要万一——难不成,真要扶个六七岁的娃娃上位?
皇帝这么一说,以和硕醇亲王为首的一帮朝臣,齐齐跪下,苦口婆心,劝万岁三思。宁熙皇帝一甩袖子,下朝出太和殿,回乾清宫去了。
到了乾清宫,气还不顺,坐在椅子上,摔杯撂盏发火。
任何时候,后宫都不是铁板一块。皇帝突然不宠幸妃子,只守着皇后,自然会有人出招。间接利用粘杆处,上了一道密折。也是皇后倒霉,正赶在宁熙皇帝气头上。
宁熙皇帝一看,气地直跳脚。把折子往袖子里一拢,龙辇不坐,地奔着去景仁宫找皇后撒气。
皇后正在内室给小儿子喂奶,听到通报,“万岁爷驾到”,急忙敛上衣襟,领着宫人行礼问安。
宁熙皇帝坐在主位上冷哼:“朕一点儿也不安!”
碧荷嬷嬷一看,这万岁爷摆明了来找麻烦的。得了,他们两口子的事,他们自己解决,咱闪。领着一帮宫人太监,抱着三阿哥退出大殿。
皇后一看,没外人了,便笑着往跟前站站,问:“您这是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
“谁惹朕了?你!皇后啊,自从你嫁给朕,朕哪点对你不好?你我大婚十六年,至今,朕后宫,连个嫔位主都没有。朕的皇子、皇女,皆为你所出。你还嫌不够?然、然,你的心里然还想着别的男人!你——”宁熙皇帝越说越气,甩袖子不再言语。
那折子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从袖子里跌出来,砸到地上。
皇后沉住气,弯腰捡起,打开来,一目十行看完,拿帕子擦擦,依旧放在宁熙皇帝手边。宁熙皇帝暗道:且看你如何解释。
哪知,皇后半句话也无,安安静静坐到一旁,拿起针线筐,扎起荷包来。
宁熙皇帝急了,一把抓住皇后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