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2 / 4)
里。现在公爵到了法喀头上,法喀也是舅舅,外祖家保住了,胤俄也就懒得理阿灵阿了——你当年搅和的那个,可是我亲娘的丧礼。我哭得昏天黑地,你在外面讲得口沫横飞。
石家也有动静,却是石文炳病了。他年岁渐老,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好歹是新皇后的爹,在大行皇帝的丧礼上也要好好表现,哭灵是个体力活,要按时按点(这是必须的,不然可以问罪)、保质保量(一定要哭出一定数量的眼泪——每次),真不是人干的差使!老爷子病了。
“不要惊动宫里,主子娘娘这会儿正忙着呢,禑贝勒福晋也快生了,别惊着了。”石文炳认真吩咐着,自己病着无所谓,要紧的是整体利益。
第二天却收到了皇宫包邮快递大礼包:御医两枚。皇帝已经听说了,特派御医前来诊治。
——————————————————————————————————————————
上述三家的情况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皇帝关注着新的外戚,打击着旧有外戚,可以视作是一种信号:朝廷要换血了!
可是大家都猜错了!
皇帝看中的,却不是这一点,他有更重要的目标。
大行皇帝停灵期间,朝廷还照原来的样子运转,新君还特别批示,允许先帝的心腹旧臣曹寅来京哭灵,并且亲切地接见了他。然后,两人密谈许久,曹寅一一头汗、一脸泪地出来了,一副继续为国卖命的样子。
大家是真的猜不透皇帝是怎么想的了,这段日子,众人过得非常难受。
很快,他们那种“等另一只靴子落地”的心情就得到了安慰——靴子落下来了!
大行皇帝题神主毕,当卜葬吉,奉移山陵,日子定在十一月里,这没问题,反正一应礼仪在顺治凶礼的基础上再隆重一点就好,一应的准备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缓冲。问题就在于,奉移山陵(就是埋进坟里),之后马上就要把神主升祔太庙。皇帝神主入太庙,他的妻子的神主自然是夫随妻便。
仁孝皇后是没什么异意的,可皇帝对于让康熙两个继后孝昭、孝懿同时升神祔表现出了极强的抵触情绪!什么入太庙啊,就算入了也要搬出来。朝堂开始喧哗了。
我们一家N口,祖孙三代,父子两人,怎么能被你们两家二货给钉在了耻辱柱上,叫人笑话?哦,结婚没结成,对方家里爆出丑闻来,结果把男方祖父给气倒了?这么香艳隐秘又刺激的话题,谁会不想传?
胤礽冷笑着。下令禁口,那是蠢办法,自己跳出去表白,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你们不是爱讨论么?那就讨论讨论好了,我给你们个新话题。
你们讨论,我当裁判,你们演戏,我是导演兼观众,不过我这导演不给你们讲戏,你们还不知道我当了导演。
顺便出口恶气。
面子,面子,面子懂不懂?不狠狠抽两巴掌难解心头之恨呐!
嗯,有路边酱油党不可靠猜测作证:胤礽对这两位继母,观感不是很好。
再者,通过这件事情,让胤礽起了戒心:股东的胆子是不是太大了点儿?事发之后,佟国维和阿灵阿之间的那点儿互动自然被胤礽给挖了出来,怒完之后就惊了。让你们知道一点厉害,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君臣,做奴才的算计主子,就是这个下场!还连累死人!
他在假公济私。
作为一个性理诸书学得非常好,理论水平极高的皇太子,怎么会不知道把他爹亲自谁的老婆解聘是不可能的?他一开始就没想过能够成功,下面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讨论两位继后的问题,必须要揪出来她们为什么不能升祔呢?当然大家不会说,是活人连累了死人,但是心里一定会去想。至于皇帝那个什么某人只接了册宝没有举行仪式的破借口,大家是谁都不肯信的——你爹都认了。
这样,大家就得知道,现在的太子殿下是个受害者。
胤礽焦灼地在乾清宫里等着他的儿子,这是他对弘旦的一个考验,看这儿子能不能跟自己心有灵犀,也是对弘旦的一次锻炼,事先通知儿子,两人作戏,这样把路都安排好了,儿子永远长不大!
在胤礽的计划里,弘旦过来求个情,他准许了,父子俩的形象就一起高大起来,足以掩盖之前的丑闻。
这就犹如出身,贫贱的出身、磨砺的经历,是成功勋章上光彩夺目的宝石。受害人的宽大,更显出一种美德。当然,皇帝不能不生气,不然皇帝就太面、太不孝了。
太子必须求情,为两家败类求情显然不合适,为躺着(此处写实)也中枪的死者求情,就非常合理了。反正都是要祔的,那就把这件事情的价值压榨到最大。
快来吧,儿子!别害怕,我等着你,往前走,我接着你,不会让你跌倒。
弘旦先是沉默了两天,任凭底下人吵得乱七八糟。这一回真是七嘴八舌了,本来,处置佟家与阿灵阿是旗人内部事务,但是一旦涉及到了皇后的地位问题,冲突升级,许多汉官也挽起了袖子,含一颗金嗓子喉宝,上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