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财政危机的加剧(3 / 4)
胤礽道:“你要挺住……”
“?”
“德隆和阿尔塔都是好孩子。”
“??”
“他们……走得快,没受罪。”
“???”雅尔江阿糊涂了,“我的太子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您给我个痛快成么?在行营里,汗阿玛什么都没说,就叫我快些来找您。到了您这儿,您又跟我猜迷。”
“德隆和阿尔塔,八月二十三……一齐去了。”
“去了?”雅尔江阿还是没反应过来,过了一阵儿,从胤礽同情的目光中醒过味儿来,“他们……两个?”
尾音直翘。
死一个吧,也不用这样急着叫他回来了,一块儿死了俩,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事故了。
雅尔江阿身后的太监张起了手,怕他连人带椅子地咕咚后仰。胤礽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你还好罢?”
雅尔江阿强笑道:“汗阿玛也是,这样小心,我又不是个瓷人儿,经不得事儿。”
胤礽道:“我已备下了车,你不许骑马,回家看看罢。”
雅尔江阿道:“还想见见皇太后她老人家的,现出了这样的事儿,也不宜见了。请太子代我向她老人家请安。”
“这还用你说?赶紧的,回家看看罢,你们家里……”
“臣弟告退了。”
送走雅尔江阿,胤礽唏嘘一番。他也死过儿子,伤心也是难免,不过一次死俩还真是坑爹!尤其还死了个嫡长子,那是能够随便死的人么?死不起啊。疾步走到书桌前,抬笔就写信,汗阿玛,我家弘旦您可得看好了。出过痘的健康孩子都挂了,可见世事无常。
写完信,礼部与内务府的人又到,九公主的婚期还有几天了。大家要最后敲定细节。九公主生母身份不高,所嫁又是汉人,听起来场面不会很大,然而又有象征意义,不得马虎。
胤礽认真核对了步骤,见再无差错了,方道:“就是这个意思了,照着办罢。汗阿玛不在京中,大家多辛苦些,圣驾回来,也好知道咱们在京中办了差使了。”
众人齐声应是。
胤礽勾起了唇角,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处理九公主的婚事就比处理六公主的顺手多了。不是之前大家不配合,只是现在更顺手了而已。
有个熟人好办事。皇太子越发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虽然心里愧对汗阿玛。
上头有人好办事,这是诸臣的心声。跟着皇太子办事,比自己跑去与人磨牙扯皮轻松多了。大腿要抱好。
彼此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礼部与内务府退下去忙了。胤礽还要接见下一批人。下半年还有一桩事要办呢,平郡王的婚期也要到了。
——————————————————————————————————————————
平王的婚事在十月末,此时康熙已经回京,并且把在畅春园里的一家老小统统搬回了宫里居住。
圣驾回来后,皇太子的日子却有些不好过。石文晟阴沟里翻船,参奏土司田舜年,结果没拿捏好证据,还把案子搞大,弄得康熙屡次下旨,九卿、科道、詹事、大学士都惊动了。胤礽的心情难免受到一些影响。
再有,熊赐履请求回籍。熊老先生在京里当了许多年顾问,此时身体越发地差了,不想死在京里,情辞哀切地“乞骸骨”,康熙不得已,答应了。
又有,康熙还计划着明年再南巡一回。
样样都不如意,胤礽火气渐长的时候,平王的婚期也到了。
胤礽因平王婚事想起了庆德:你这家伙,叫你去查的事情你到现在还没回复我啊!第二天就把庆德给拎了来。
庆德很冤枉,即使是副职,只要在了都察院,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也就都知道了。比如,全国上下官员挣点儿外块那是常有的,什么样的该管什么样的少挑刺,御史心里都有一本账。而且,御史一般盯着你的政治问题来参,家庭生活啊、人品下限啊、稍有啊都算不得太重要。
这本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曹家现在是属于尚不可参范畴之内的。
曹、李两家圣眷正浓,曹寅要做平王岳父,生了三个阿哥的王嫔还是李煦给介绍的呢,谁没事儿整他们的黑材料啊?要整,也要等到,咳咳,风向有变的时候再动手不是?现在打草惊,惹了这两个,跟皇帝告你一状……是吧?
庆德摆事实讲道理,胤礽一句话把他给打回:“这么些日子,你就一点儿边儿都没摸着?”
当然不是,庆德也是有答案的:“三织造在当地声望尚佳,尤其是曹寅,正奉命在刻《全唐诗》呢,这是件大好的事儿。呃,他们与当地士绅官吏处得不坏,御史、科道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重点来了,“亏空确是有的,只是究竟有多少,外人就不知道了。”
又劝胤礽:“曹寅、李煦有亏空,谁不知道?驾是那么好接的么?脸面是那么好充的么?这些皇上都知道,所以皇上令这两人轮流掌管两淮盐政,以补亏空,老爷子心里明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