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决定(1 / 2)
对于路上这突然的插曲,受惊的三人并不知道一切原来跟自己有关,车夫也顾不得心疼自己的驴子,一路狂奔的进了县城。
“无论如何也得说服三娘子搬到河中府去,这一路上来来回回太危险了。”宋郎中顾不得回家,直接来到宋三娘子家。
刘梅宝倒是很高兴,有他做说客,事情就好办了,不管怎么说,这难得的改善生活的机会,她真不想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失去。
宋三娘子听他们说完这一切,面色变幻不定,沉默不言。
“三娘,看日子艰难,姑娘有这份心......”宋郎中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宋三娘子也叹了口气,从门看出去,刘梅宝和周良玉正在烧水,准备洗一下路上风尘,刘梅宝抱柴烧火,周良玉从外边打了井水正往锅里倒,跳跃的灶火照耀着二人忙碌的身影,看上去格外的温馨。
她怔怔一刻,忽的掉下泪来。“只是要让姐儿养家,我这心里......”她抬手抹泪低声说道。
“如果没有你撑着这个家,她哪有这个机会养家啊,三娘,你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啊。”宋郎中沉声说道。
屋内的气氛有些低迷。
“她大叔说的也是,到了府城,挣钱的机会更多。”宋三娘子很快擦干了泪,笑了笑说道。
“可不,三娘你织的一手好布,到了那里卖的更多,省的被路老四那从中赚一把。”宋郎中也随着说笑道。
“他大叔别这么说......路掌柜他哪里赚钱,倒贴补我们才是......”宋三娘子笑了,旋即眼圈又红了,低头拭泪道,“你们对我们孤儿寡母的恩情,我这心里都知道。”
“好好的又说这个做什么。”宋郎中觉得心里也不好受,叹气说道,一面站起身来,“我这几日就托人在河中府寻寻,找个住处,年前就搬过去吧。”
“那就让你费心了。”宋三娘子起身施礼,迟疑一刻又道,“不如过了年再搬吧,这大过年的,我不想让他爹妹夫他们孤零零的留在这里......”说着话,眼泪终忍不住掉下来。 宋郎中也觉得嗓子火辣辣的难受。“好,好,过了年再走,到了那里也没个认识的人,过年怪冷清的。”他忙说道。
这件事就说定了。
“所以年前就跟冯药柜捎个信,就说从过了年开始。”宋郎中叫过刘梅宝说道,怕她不懂事闹,忙又压低声音道,“要过年了,故土难离。”
刘梅宝点点头,又笑了笑。“大叔,我没那么不懂事。”她说道,一面应下了,知道宋郎中要帮他们在那里寻房子,便也施礼道谢。
宋郎中被那次在店里这二人的吵闹吓到了,此时见她们都如此好说话,互相体贴,心里松了口气。
“大叔快回去歇歇吧,颠簸一天了。”周良玉说道,要亲自送他回去。
宋郎中拒绝了,让他们也快歇歇,自己慢慢走了。
简单的吃过饭,泡了热热的澡,换上宋三娘子在灶火上熏热的里衣,刘梅宝心满意足的坐在屋子里,一面抖着头发等干,一面随手在桌案上拿出那本本草拾遗。
“咦?”她突然发现这本书中间夹了东西,且比自己惯用的废草纸条做的书签要厚,伸手翻开,竟然是一张折叠在一起的白纸,不对,透过纸背,可以看到里面写着字。
这是什么?刘梅宝拿着这张纸,她印象里自己是没有写过什么夹在书里,因为笔墨纸砚也是一笔开销,日常能不用就不用,只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舅妈。”她忍不住扒开窗户问道,“有人动过我的书嘛?”
宋三娘子在院子里洗刷周良玉换下的衣裳,闻言抬起头,看她只穿着里衣湿着头发打开窗户,忙让她关上。“哪里有闲钱让你生病!”她说道。
刘梅宝笑了笑,知道这妇人惯于将好话说难听了。
“昨天隔壁的六婶来过,说要借笔墨给她孙子用一下,今日还回来了,怎么?屋里少了什么?”宋三娘子想了想说道,“我当时忙着,让她自己进去放在你桌上了,那六婶不是那种人吧?”
刘梅宝一面说着话,一面已经抖开了那张纸,借着昏暗的油灯,赫然看到开头几个字。 “我叫卢岩!”
她的手顿时烧了一下,啪嗒将纸扔在桌子上。
“是不是少了什么?”宋三娘子听不到她回答,便放下衣服要走过来。
“没有,没有。”刘梅宝下意识的就说道,“就是桌上的书乱了,我就问问。”
宋三娘子哦了声,说了句“那是六婶不小心碰到了吧”,停下脚又接着去洗自己的衣服。“快关上窗户,夜风凉的很。”她嘱咐道。
刘梅宝“哦”了声,带着几分慌乱关上了窗。 院子里有宋三娘子的洗衣服声,还有周良玉的说话声,刘梅宝站在桌边,看着桌上的那张纸有些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这可真有意思,她呆了一刻,又有些想笑。以前看电视上那些姑娘们身旁有丫鬟牵线搭桥,替姑娘才子什么的递个诗词啊表记啊什么的,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