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抱了一个‘好’字(2 / 2)
唐了,人土著就叫这名儿,真真的。
三小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开心地玩起了“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他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又成天组团鬼混,想分出来真心不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恶作剧天份也越来越高,甚至会互换绣了代号的衣服来骗人。真是要感谢亲娘训练他们自己穿衣吃饭!
在遭遇了他们的把戏之后,郑琰只好取消了他们衣服上的记号。然后他们就更难缠了,喊一声“药师”,三个人一起答应,你要板了脸,说不定老四就出来承认他才是药师,这回连误导人的编号都没有了——不过池脩之倒是玩得挺开心。
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玩得开开心心的池刺史又得在年前回去了,一家人依依惜别。池脩之捏捏女儿的嘟嘟腮:“笑一个~”那模样要多流氓有多流氓,池春华张嘴咬住了他的手,口水与泪水齐流。
“好像三个红口袋!”池春华很没同胞爱地嘲笑着三个小弟弟。
要过年了,虽然男主人不在家,家里还是要热热闹闹地,红色无疑是很喜庆的颜色,于是全家上下能裹上红的就都裹上了,尤其是三个小宝宝,红袄红裤红鞋子,因为年纪小,脑袋上还扎上了红头绳。无怪池春华要说弟弟们是仨红口袋了。
三个小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照镜子都免了,发现自己确实很红!药师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看完了自己和弟弟们,用迷茫的大眼睛又看一看姐姐,然后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伸出胖手指头指着池春华:“红口袋!”
嘲笑别人的池春华自己也不能免俗,不过她是“大孩子”了,配饰、文绣上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还是很红彤彤。池宪个小大人也与姐姐、弟弟们一般,除了内衣袜子,其他的都很红。就连袜子上,也绣上了喜庆的图案。
池春华脸上一红,恨恨地道:“你才红!”
郑琰偷笑两声,拎起个镶红宝石和小珍珠的金项圈,扯过女儿:“你长进了,学会跟弟弟拌嘴了,笑话旁人前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也闹着笑话。”
池春华嘟起了嘴巴,哼唧道:“我逗他们呢。”
郑琰扯起抹笑,看得池春华不太好意思了,才把项圈挂她脖子上:“试试看,合不合适?”
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无论穿得多张扬,都不刺眼——还必须穿得很隆重。只要不是处在丧中,人人要穿得富贵些。哪怕是名士如顾益纯,上了年纪不好穿得太红,也是红褐二色花纹的衣裳。孤傲如李神策,除了那身紫色官袍,也要套身胭脂色的五福外袍。
郑琰也就按着风俗给全家上下装扮上了,连同家下奴婢,也都裁了新衣——虽然不那么红,料子也不那么好。
池春华晃了晃脖子:“有些沉。”
“谁还天天带着?应个景呗。你退后两步,我瞧瞧。”
池春华依言退了数步,大大方主地半展着双臂,还转了个圈儿:“怎么样?”
她年纪还小,无法盛妆,勉强梳着双鬟,在双鬟上各挂缀着小颗宝石的金链子。耳朵上挂俩小小的梅花坠子,脖子上一个项圈儿,腕上戴了两副金镯子。上身大红缎通袖狐皮短袄,下身黄绫裙子,绣着缠枝纹,脚上一双红鞋子,绣着迎春花儿,鞋头上还缝着颗小珠子。
非常喜庆!
郑琰满意地道:“这样很好!”
池春华道:“那是,阿娘打扮的我呢,能不好么?”又说,“阿娘跟我穿的好像,好像我姐姐。”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郑琰咳嗽一声:“你又淘气。”
池宪很识时务地不对这两个女人作任何评论,只是调整了一下身上佩的小短剑。剑是被当作礼器使用的,时人比较尚武,民风很是彪悍,小孩子们身上有那么一两件“凶器”也不算什么——只要别捞太凶残的武器就行,狼牙棒必须不给带!
小孩子尚且如此,家长们更是盛妆,郑琰光过年的衣服就做了六套,其中有一套就与池春华身上穿的色彩颇为接近,做出来之后郑琰也乐了:这是母女装吗?本来这身衣服她也不算特别看好的,她更喜欢那套配宝蓝色短袄的,但是因为这一套跟女儿的衣服凑成对了,便很没节操地转而喜欢这一套了。
衣服做了许多,但是正旦的大日子,郑琰身上穿的并不是这六套衣服里面的任何一套。她得穿着国夫人的制服,这制服的颜色却一点也不红通通,而是紫色,配上全套的行头,很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徐莹的衣服比她的颜色还沉,用的是深青色,一点也不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