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等结果(2 / 2)
条件下的男孩儿略小一点,却已经养得挺健康了的儿子折磨着。小东西们比起条件不太好的普通百姓家的小孩子已经不显得有什么不足之处了,皮肤也更白嫩,就目前来看,大脑发育得比所有同龄人都强,这仨货已经学会通力合作了!
他们正在废话的时候,精力旺盛得一点也不像早产儿,更可怕的是卖萌也是组团来了!一个拉着郑琰的手晃来晃去:“阿娘,我要上学。”另一个抱着郑琰的胳膊:“阿娘,好想阿姐。”另一个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郑琰:“阿娘,我们很乖,要去看阿兄。”
一岁半的小朋友如此聪敏好学是不是诡异了一点儿?如果大家知道他们这只是在依葫芦画瓢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这完全是别人在他们耳朵边儿念叨的结果,从池脩之“长大了送你们去上学”开始,到池春华“学堂可好玩儿了,来上学我护着你们”到池宪“有很多小同学玩哟”对三个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小朋友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现在他们的反应完全是巴甫洛夫式的。
看到阿肖来了,三人住了嘴巴,很乖巧地用委屈的声音道:“你们忙。”
“这都是谁家孩子啊?这么狡猾?”郑琰无奈地把他们交给乳母:“乖,等会儿你们阿姐阿兄就回来了。”
三个乱神终于被抱去吃他们今天的第四顿饭了,阿肖打开匣子:“这是阚霖方才呈进来的,说是他们外面行商的时候看到的。据他打听是南平郡王的手笔。我把阚霖留在小花厅了,娘子可有什么话要问他?”
“萧菉?”
“呃?是南平郡王。”这位郡王的名字不如他的封号有名,他本人也没有什么大本事,当年准备入京就被括隐的事情向萧令先抗议来的,结果萧令先提前死了,他哭完丧,眼看政事堂把事情平息了下来,又回家去了。
南平郡王没什么,问题就出在南平郡王生了一个好儿子——现任定远将军萧正乾。大家提起萧正乾来,就有时候会提到他是南平郡王的儿子,萧菉也因此扬名,火了一把。
从他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萧菉是个死捞钱的家伙,开发出玻璃来真是他能干的事儿。
“也不是多大的事儿,我们能造的,旁人也能造。怎么阚霖能做珠宝生意,别人就不能做了么?一样的道理,不必太较真了,”郑琰口气里不含一丝重量,“不过阚霖有这份心总是好的,替我谢谢他。就说他的心意我领了。”
阿肖俯身道:“我就去把他打发了。”
“嗯。”
面上看着十分平静,处理事情也很得体的郑琰,在阿肖出去传话之后心里已经各种吐血了——卧槽!天天支持周边搞山寨,结果被别人给山寨了,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境界啊?
郑琰又拿起阿肖放在短桌上的匣子,小心地取出那片玻璃来仔细打量,品相不好,卖头也不够大,但是已经有乡镇小厂生产的玻璃的水平了。郑琰不知道是该觉得欣慰好呢,还是该觉得惆怅。
但是有一条她是知道的——要让家内坊开发新产品了。
这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家内坊一时半会儿开发不出来新的玻璃制品和降低成本的制作方法,她还有大所倚恃。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郑琰占据着国家资源,如果她愿意,至少在所谓“科研领域”她能够通过各种方法——非法的、合法的——调动这个国家的官方力量,还不是一小部分,而是几乎全部。她见识过另一个世界的高科技,知道最终的发展方向与做法,而这个时代的工匠们有最基础的知识和经验,这个时代也绝不缺乏人材。有的时候,一样新事务的产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有土壤有种子,缺乏的也只是一个刺激而已。
工匠们不太受重视,社会地位又低,这更方便了郑琰的操作。
况且,这些年她的钱也赚得够多了,外面的玻璃制造技术也不够成熟,国内市场又很大,一时半会儿造不成太大的冲击。
除去钱财方面的影响,应该说,除了自家之外还有人做出类似的产品来是郑琰乐见的。
把匣子重新合上,随手丢到架子上扔着,拍拍裙摆,郑琰改作业去了。职业妇女不好做啊,除了照顾孩子还要抽空改作业。郑琰开始后悔给学生们布置那么长的作文了,他们写得多,她就得看得多啊!原来,被作业折磨的不止有学生还有老师。这种挖坑给别人跳,最后自己也折进去到底是要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