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奸臣之女 > 第二十章 连着量变了十年

第二十章 连着量变了十年(1 / 2)

这种情况直到魏静渊死,都没得到改善。相反,魏静渊的死,又是一场大热闹。

等到魏静渊死了,许多人想着,这下该是各归各位,大家依旧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了吧?皇帝死活没搭这个茬儿,又看中了郑靖业,把他给推出来让朝堂继续热闹。

这种热闹本质上是权利和利益的争夺与再分配。

从宏观上来说,是对腐朽的门阀士族政治的冲击,让更多的有才华的人参与到国家决策与运转中来,有利于全民族的发展。

从微观上看,就相当微妙了。

客观规律是通过无数的个案体现出来总趋势的,在这个客观规律被众人所熟知并信奉之前,你不能要求每个人事事都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不是?许多有识之士更许会发出“旧家恩宠不如前”的感叹,更多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个一个的个案。今天张家被打了,明天李家被骂了。然后,他们会往另一个方面去想从而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皇帝不喜欢太子了——拿一份十二年前东宫僚属名单与现在的东宫僚属名单一对比,你就会发现,除了正常退休的,有一半人都因为各种罪名或贬或离职或者干脆被砍了。

这样的情况越往后来越明显,令人不得不产生遐思。

齐王就是心驰神往的人之一,他也有足够的资本去意乱情迷。

今上六十年的人生中,前三十年里是一个孩子也没有。一直捱到了登基,还是没孩子,不得不广选淑女。直到三十岁上,方由宫人生下了现在的太子。

从那以后,皇帝好像找到了生孩子的窍门,儿子女儿不停地往外蹦,时至今日他老人家已经有了二十三个儿子、二十七个女儿,现在活着的有十五个儿子、二十二个女儿。

以上这些子女中,无一嫡出,报告完毕。

然后问题来了!

皇长子占了一个长字,但是出身并不高贵,尤其在崇尚世家的年代,在父系出身相同的时候,母系的出身就尤其重要。皇长子的生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宫人,是皇帝在一直无子的情况下病急乱投医的产物。出身既不高贵,也没有苗妃之宠,到死都只是一个淑媛。

在她死之前,她的儿子还不是太子,在她死之后,她也没有得到追封。皇太子的位子,也是杀出一条血路拼出来的。

其他的皇子就不一样了。皇帝久婚无子,病急乱投医之下,听说谁家子息旺,就把这家适龄的女孩子弄进宫来。此时他与世家处在短暂的蜜月期,他的皇后就是世家女,可惜一直无子。

皇长子非嫡、母卑,在重嫡庶的时代混得艰难,雪上加霜的是,这些世家女子还真有好几个生了儿子的。这里面包括皇次子、皇三子、皇七子等一系列皇子,直到近十来年,皇帝后嗣无忧,身边出身低微的女人方多了起来。

皇帝有意无意排斥世家在朝堂上的权利,也不是想把他们赶尽杀绝,而是控制。与许多旁观者顺口说的“打击世族势力”不同的是,皇帝希望把这世族势力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同时,皇室也是很钦羡世家的。不但皇后是世家女,皇帝给儿子挑老婆也是从世家里挑,嫁女儿也希望往世家里嫁。

皇帝中年的时候一度很喜欢几个世家女子,其中就有蒋相的亲戚淑妃。

对于一个母家出身不好的皇子做了太子,很多人心里不是不嘀咕的,架不住太子懂事、好学、上进,他又长得健康。为固国本,就在十二岁上被册为太子。

世家也觉得有这样一个太子也不错,那啥,如果让张家外孙子做了皇帝李家不愿意,让李家的外孙子做了皇帝王家又不高兴。这一个好,跟大家都不沾边,咱们从头竞争起。心思灵敏的已经开始对东宫进行投资了,正好,皇太子母家没势力,也需要结交朝臣。

皇太子萧令行十八岁娶了国内一流世家陈氏的女儿做太子妃,转年就生了个儿子——地位很稳固。

儿子周岁一过,风向变了,魏静渊这货当了宰相。魏某人在地方锻炼的时候就以“不畏豪强”著称,世家遇到了他算是倒了八百辈子血霉了!大笔一挥,削爵、括隐、考勤、查办不法,样样不容情。

朝廷内外哭声一片,大批官员纷纷落马,这里面有中央官员也有东宫属员。

朝廷上的人员再变,人们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觉得皇帝要完蛋。东宫的属员十年如一日地被干掉,谁都要想一想了。

魏静渊也好、郑靖业也罢,本心里都没有针对太子的意思。但是太子与世家牵扯太深,看起来就好像是前后两任宰相都跟太子过不去,而皇帝也被这两个“奸臣”离间了父子亲情。

——除了奸臣与皇帝,别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冤枉啊!!!

量变引起质变,初时还没人有异动。连着量变了十年,今年皇帝又六十岁了,很多人心动行动了。这大概是皇帝与两任宰相没有想到的事情了。

这真是一个不美丽的误会啊!

熙山既然叫山,地势就不太平,郑琰的马车弯弯绕绕地往翠微宫驶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