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张致的谋划 (2)(4 / 12)
仪仗,佯装是从马场回来报讯的中军,直接带着人控制了北门。
灵原县本是小县,平日里白天从来不关闭城门,这些逆军怎么看都是自己人,所以他们也没有防范。灵原县所有兵丁又全部都给李茂一行人带走了,所以这支只有三千人的队伍,居然轻而易举的夺下了灵原县。
他们一路冲进灵原县的衙门,打着御令的名义杀了汪志明,又取了县衙的大印,四处张榜公告,说是灵原县的县令汪志明伙同汾州马场里的逆贼造反,被御使查出,如今他们接管灵原县,封闭四门,所有人等不得擅自出城,否则视作共犯。
这些人凶神恶煞,老百姓们都被吓得不敢出门,门窗紧闭。
涉入到谋反之事,那是要被族诛的!
虽然这些百姓一点也不相信他们的汪县令是会做出这种事的人,可是早上确实有御使带着军队来过,这仪仗和军队也确实是大楚的无误,这些百姓也不敢与军队相争,只得避让。
可怜汪志明以为呆在灵原县绝对安全,甚至都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被这支军队的人冲进衙门给杀了
这些人控制了北门,就等着李茂一行人从城外的汾州马场返回,他们拼着所有人身死,也要留下李茂和那一支中军。
只要这些人都死了,夺了马场里的马回返,就算朝廷再派大军过来,也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老百姓最多知道是有一支军队接管了灵原县,也不会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这一切原本都很完美,他们却没想到,有一个人在他们冲进县衙之前见势不好,偷偷溜了出去,甚至还赶在他们控制住四门之前,先逃出了灵原县。
李茂带着官兵、羯人和押解回来的马场叛军,在傍晚时分赶到了灵原县境内。
他们一行人今日经过了各种危险,真是归心似箭,一路疾奔,就为了赶在晚上关闭城门之前回到灵原。
卢默等在汾州马场通往灵原县的必经之路,终于在半路截住了李茂等人。
待他把情况与李茂一说,再说道那支“御使”的样子,李茂便知道了是早上试图攻打马场的那群骑兵。
灵原县已经被夺,他们自然是不能再继续往前,李茂当即决定返回汾州马场。
灵原县的道路被截,他们无法回返汾州境内。但汾州马场在灵原以西,若他们守在汾州马场,西军到达之时必定要和他们碰头。
有西军在,再有他们这一千的中军和数百府兵,只要能想办法让城中百姓内应,就能夺下灵原县,剿灭这群逆军。
只是他们想的虽好,可是直到第二天下午,凉州的军队也没有到。灵原县还不知道情况如何,若是这些逆军等得不耐烦,真的动乱起来,那就成了大祸了!
李茂心里急躁,这汾州马场补给不足,现在他们还可以用中军带来的粮草,可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怕是耗不了几天。
他派出信使的时候算过时间,此时西军应该要来了,却还没一点消息,他一边担心是不是信使出了问题,一边担心灵原县里的百姓,急的一嘴都是泡。
好在第二天的傍晚,西军终于到达,中军派出去的哨兵带着西军来汾州马场汇合。
周青和李茂听见西军终于到了,连忙带着人前往马场门口相迎。
待那西军的郎将带着一个少年到了马场前下马,走进马场之时,李茂原本带着笑容的脸色突然大变,指着那少年讶然道:
“李锐,你不在家好好呆着,怎么来了汾州!”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一切想象都很美好,但灵原县的三千逆军没有等到李茂一行人。
第一天晚上。
首领:嗯,可能他们要收拾马场,明日就来。
第二天早上。
首领:他们要吃过早饭才出发。
第二天晚上。
首领:……妈的怎么还没来!
第90章 李锐回京
灵原县的三千逆军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这城占的如此容易,丢的也如此容易。
先是天上飞来了一堆会漂浮的灯火,等到了灵原县的上空,这些灯突然坠下,掉落到各方百姓的院子中、屋檐上。
这些灯上写着檄文,痛斥汾州马场之人动乱,夺了御使仪仗过来诈城,又声明如今朝廷王师前来平乱,希望灵原县百姓配合云云。
百姓们见“天降奇灯”,还以为是老天相助,心中就已经信了八分,再一看内容,他们的县令果然是被冤枉的,那占了城的军队才是乱军,心中更是义愤填膺。
孔明灯落下后不久,凉州一万军队也已经开拔到了北门,这些叛军虽然也捡到了孔明灯,看到了信件,但除了破罐子破摔,也没有了其他办法。
他们原本就是打着“瓮中捉鳖”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无法互通,如今全城百姓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城外又来了一万多的正规军,被“瓮中捉鳖”的倒成了他们。
而李茂等人选择这时候放孔明灯,就是为了让百姓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