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3)
身,带着宫女回了元夕宫。
元夕宫里,皇贵妃还在等宫女来传话。
贤妃要给六皇子选妃,这不是小事。各个宫都关注着,都在看贤妃准备给六皇子挑哪家姑娘。
这其中,最担忧的,当然要数皇贵妃。
贤妃出自氏族之家,六皇子也一直很得世家支持。贤妃要挑儿媳妇,受到邀请的,基本上都带着家中嫡女进宫了,这显然是给贤妃面子。
虽说贤妃到底会选谁还是和未知数,可皇贵妃听说过,之前早前就有人传言,贤妃是看上楚家嫡长女楚丹阳了。
楚家,那可是她女儿的夫家。
皇贵妃心里算盘打的噼里啪啦作响。
她的儿子成亲时,她也有心为太子挑选一门好亲,选个世家贵女做儿媳。可是皇上不喜欢世家,为了讨皇上的欢心,她们母子两人便顺着皇上的心意,选了一位出身寒门的女子做太子妃。
这样一来,虽然让皇上高兴了,但却也实实在在少了一笔助力。
当初说服让女儿嫁入安国府,一来是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这二来,自然也是为了给儿子寻一笔助力的意思。
比如这次儿子能得到将功赎罪的机会,就是因为楚山栎的从中周旋。对此她是很满意的。
可是,若楚丹阳当真嫁给六皇子,那就不同了。
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皇子,虽然她的儿子占着储君之位,可贤妃那边,却也一直虎视眈眈呢。如果楚家被贤妃说服,站到六皇子一边,那她和太子不就是腹背受敌?
不能怪她会这么想,作为一个丫鬟出生的女人,她这辈子最大的投资就是在皇帝和儿子身上。这两个人,一个是他亲生子,一个是她能用身体征服的男人。她相信自己有能力让他们站在自己一边。但是对于其他人的选择,就不一样了。
为了给她一个出身,她被刘家认了女儿,可不管她怎么向刘家靠拢,不管她怎么得宠并表明对刘家的感恩,有刘贵妃在,刘家依旧站在刘贵妃一边。
她下意识地相信,只要有选择的机会,自己就不是被选择的对象。
要是楚丹阳嫁给了六皇子,楚家必定倒戈。说不定连她女儿,也会被利用殆尽,那就太危险了。
皇贵妃焦急地说:“得像个法子,可千万不能让贤妃挑中楚丹阳。”
“娘娘您别急呀,今儿来的姑娘们多得是呢。那楚家嫡女也不是顶出挑的,贤妃不一定就选中楚家娘子。”
她们心里都明白,不管贤妃选中谁,其实都是一笔大助力,但只有在选择楚丹阳时,才会让六皇子寻得助力的同时削弱太子。
皇贵妃见楚佩阳回来,连拉着她问:“你去了鑫庆宫?可见着你祖母了?”
楚佩阳点头,“见到了。”
“我的好佩儿,快跟外祖母说说,她们都在说什么?贤妃都跟什么人说了话,说了什么?”
楚佩阳木着脸,将贤妃喜欢楚阳娿的事情说了。
皇贵妃一听,立刻觉得贤妃这是在向楚家发放某种信号,是看上楚丹阳了。
这可不行!
皇贵妃当机立断,叫来嬷嬷耳语几句。
嬷嬷得令出去了,皇贵妃这才安宁下来,静等着计划成功。
现在她的儿子是太子,楚丹阳不管嫁给除了儿子意外的任何人,都会成为隐患。只除了……贵王。
贵王是皇上唯一的嫡出皇子,是原太子。但他瘸了腿,便永远与皇位无缘了。
只有他娶了楚丹阳,自己的儿子跟楚家的关系才是安全的。
皇贵妃并不觉得自己的计划有什么不好。贵王虽然不能当皇帝了,但不管谁登基,他都是身份最为尊贵的王爷,他的侧妃自然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是的,侧妃。
贵王二十好几了,早在当太子时就娶了太子妃,后身体残缺被废黜,太子妃便成了王妃,两人已经生育好几儿女。再纳妃,自然只能是侧妃了。
皇贵妃不觉得将一个高门嫡女嫁给贵王当侧妃是什么不合适的事,她唯一的担忧就是楚家发现这件事是自己设计的,到时候有可能会引起楚家不快,很可能女儿被连累又要受委屈。
不过想了之后,又觉得楚家自己也有问题,他们明明已经跟太子成了利益共同体,却还左右摇摆,想要跟其他皇子车上关系。再说,这个冒险绝对值得,只要计划成功,不仅为太子去除阻碍,还能将脏水泼到贤妃身上,何乐而不为呢?
正在跟姐妹们戏耍的楚丹阳,当然不晓得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老太太和其他夫人们在跟贤妃娘娘说话,她们这些小姑娘,便在御花园玩耍。
突然一个小宫女端着指茶冒冒失失地冲出来,一不小心撞上楚丹阳,害的汤水倒了一身。连旁边李家姑娘,也被弄脏了裙子。
“求姑娘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那小宫女见自己闯了祸,赶紧跪下一边磕头一遍求饶。
楚丹阳看那宫女年纪也不大,长得干黄细瘦的,也不忍心为难。只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