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3)
李治,传扬出去反而能帮李旦洗脱几分嫌疑。
杨知恩骑着快马去宫中求医,心里暗暗道,原来桐奴冒死赶回来送信,不是东宫故意调虎离山,郎君真的受伤了!
他快马加鞭,有令牌在手,没有受到太多盘查。
不多时奉御和几位直长带着仆从助手,急急忙忙赶到相王府。
裴英娘坐在床榻边看奉御为李旦换药,她手笨,不敢碰李旦的伤口。
婢女们端着铜盆进进出出,热水换了一盆又一盆,一屋子浓重的血腥味。
裴英娘攥紧披帛,李旦受了重伤,她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到!
半夏问她熬药的事,她勉强打起精神,“记得把所有剪刀、巾帕煮过之后再送来,就在厢房空两间屋子做小厨房,你亲自去看着底下人煎药。”
半夏答应一声,柔声劝:“娘子,您先吃杯茶吧。”
裴英娘的脸色太难看了,半夏怕她支持不住,特意给她煮了一锅药茶。
李旦昏迷不醒,裴英娘什么都喝不下……不过如果李旦醒来看到她憔悴的样子,肯定会担心,她定定神,冷静下来,“茶里加几块糖。”
半夏轻轻吁口气,送来药茶,裴英娘一口气喝了两碗。
奉御累得满头大汗,出去洗漱,助手僮仆们收拾好药箱,告辞出去。
裴英娘硬扣下几位直长,留他们在府中暂住,“府中已经预备好房屋,郎君的伤情就托赖你们照看了。”
直长们连称不敢,出宫之前圣人亲自交代过,相王的伤不好,他们不必回去伺候,只管在相王府住下。
阿禄领着直长们下去吃饭。
正院忙乱,厨下还是有条不紊,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婢女、僮仆态度有礼,没有一般公卿世家奴仆的傲慢矜持。
直长们心下稍安,相王妃乐善好施,在外的名声不错,不是那种会因为着急上火就无故迁怒于医者的跋扈贵人,他们不用提心吊胆,一面担心病人的伤势,一面还得打起精神忍受病者家人的怒火。
※
奉御回宫向李治复命。
“刀伤不是很深,不过相王一路奔波,扯动伤口,加重了伤势,午时起有些发热,需要将养数十天。”
李治听完奉御的回禀,长叹一声,打发走奉御,命人召郭文泰。
“陛下,程尚书已将薛大郎、薛二郎送出长安。”郭文泰进殿后抱拳道。他昨天从东宫脱身后躲在暗处观察外面的状况,赶在宵禁前偷偷把薛二郎拎回薛家。
李治点点头,“从今天起,你不必再回相王府当差,去卫府领个闲职,朕另有打算。”
郭文泰面上掠过一丝惊讶,他名为保护裴英娘,其实也暗中观察李旦的动静,圣人召回他,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不会再让人关注相王府?
圣人的决定,没有他置喙的余地,他收敛神色,俯首应喏。
蓬莱殿外,武承嗣一身戎装,求见武皇后。
上官璎珞怀里抱着一捧卷轴,瞥他一眼,进去通报。
“姑母……”踏进蓬莱殿后,武承嗣跪下请罪,“侄儿无能,只擒住户奴赵道生,秦将军赶在侄儿之前,把其他知情人全杀了。”
武皇后皱眉,“都杀了?”
武承嗣沉声回道:“是的,除了庶人李贤的家眷,侄儿没有找到其他人证。”
李贤已被废除太子封号,降为庶人。
武皇后稍一沉吟,从册立太子起,李治就开始防备她了。这一次抢在她之前带走东宫的余孽,无非是怕她借题发挥,打压其他保持中立的朝臣。
她挑眉一哂。也罢,总归李贤谋反的罪名是洗不掉的,主意是他自己想的,武器是他自己主动购买的,那些勇士侠客也是他吩咐户奴搜罗的,他确实想逼宫,这一点毋庸置疑。
李贤绝无翻身的可能,她现在要做的事,是确定下一个继承人是不是和她一条心。
“承嗣,你觉得英王和相王,哪一个更适合继承大位?”
武承嗣一阵毛骨悚然,脑袋埋得低低的,“侄儿不敢妄议立储之事。”
武皇后微微一笑,“无关国事,你只当是家事。”
武承嗣冷汗涔涔,他不敢敷衍武皇后,犹豫再三,小心翼翼道:“英王年长,仁厚大度,明崇俨曾说他貌似先帝。”
武皇后眉头轻皱。
明崇俨堪为大用,可惜她还没来得及重用他,他就被李贤的人暗杀了。
她一言不发,垂眸沉思。
武承嗣最怕武皇后不说话,因为他无法窥测姑母到底在想什么,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偷偷擦把汗,噤若寒蝉。
他等了半盏茶的工夫,听到武皇后轻笑一声,“倒也简单,你去为我办一件事。”
武承嗣心里一紧,武皇后想让他干什么?
※
相王府正门前肃静冷清,巍峨的高墙静静矗立,墙后偶尔露出一角华丽的飞檐穹顶,铜铃送出一阵阵脆响。
另开的侧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