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部分(1 / 3)
她不得不把眼睛闭上了。
青青跪在殿中,顺势往杜江处看了一眼,才高声地说:“回禀万岁、太后,奴婢是陈王府的家奴,自幼侍奉左右。现可对天明誓,此人确实是青王。”
声音深处,有着轻微的战栗。
首先是李原雍,听到这句话感到一颤,倏地望向李太后。
帘后狠狠张开的眼的李太后,火花四迸,似含着刀刃向青青身上挥砍下似的,青青不自觉手紧紧抠着金砖地缝儿,将脸伏地更深了,。
青青的一席话,又让大殿寂静了下来,所有人陡然觉得阴云蔽日,连热也不觉得了。宦海沉浮的敏锐,也是一场风雨要起了。
李太后到底是风雨多经,目光从青青移到封旭,又从封旭转到陈瑞,神情便已慢慢地平静下来。
“这画确实是先帝爷的真迹,这孩子也真像……杜阁老,我到底是一介妇人,这种事第一次遇到,您说该怎么办?”
说到后来,李太后压抑不住声音里的波动,眼里泛上了一点光。杜江便向她望去。帘子后,李太后明知杜江看不真切,仍是半转过了身去,顺势拿起一块帕子,借着拭汗的姿势,隐约的擦去眼角的泪。
殿下封旭跪的久了,金砖的寒气锋芒似的凛凛而起,顺着他的膝间人藤一般径自向上攀爬,冰凉刺痛。但也让他琢磨出李太后话中的缘故,心中忍不住的敬佩起这个女人。
杜江鬓间汗流不止,神色间不由虚弱了几分。
李太后略缓了一口气时,言语平静的吩咐德保,说:“还不给杜阁老上茶!”
御驾起坐,衣食俱都随行,凉茶倒是现成,但茶具都是上用的明黄色,非臣下所能僭用。偏钦安殿物物紧缺,因而德保张罗了半晌,也没找到。
于是李太后又开口道:“这帮奴才,办点琐事就这么不得力。就拿我用的使吧!还在那儿蘑菇什么?”
李太后保持着雍容的神态,相形之下,反显得城府极深的杜江,倒有些沉不住气的样子,忙欠欠身道:“臣不敢賛越。”以袍袖拭去额角的汗后,又道:“这女官是太后身边的人,兹事体大,暂时还请交给老臣看管吧。”
闻言,李原雍面上失尽了血色,攒足了劲道:“杜江你好大胆子!”
“李尚书!”李太后微微颤了一下,厉声喝住李原雍,然后冷静地回视杜江,宛然而笑:“就交给阁老好了。”
青青但觉在鬼门关转了一圈,跪在那里身子一软几乎要瘫在地上。由死到生的喜悦,忍不住回首去看封旭,唇哆嗦着染了泪,出奇的红艳欲滴。
这样神情,落在香墨与陈瑞眼中,不由都讥讽一挑唇际,极淡的几乎不见痕迹。可他们偏偏看到了彼此,目光轻轻一碰,又各自转开。
见此光景,杜江心知时机成熟了,颤巍巍的站起身。
他侍奉三朝,向来免跪,此时亦不过朝封荣一揖:“皇上,按例应该滴血认亲。”
他真是老了,这样一阵的交锋,汗便漫过了眉,糊住了眼睛,坐在御座之上的大陈天子在他的眼中越来越模糊。
望着杜江龙钟的背影,仍在玩着茶盏的封荣微微一笑,似是很欣悦的神色,问:“阁老,血溶了他便是我哥哥,是不是?”
这样的话,问的天真幼稚。杜江看着封荣,想要说什么,然而抬头时,不期然撞见封荣眼,最终只是轻叹了一声,未置可否。
御座上的封荣细细端详着跪于丹陛下,为战盔遮掩的容貌的陈瑞,而后轻轻一哂。
在他的身后,阳光静悄悄地透过金丝楠木窗扇,将殿门处封旭的影拉的极长。
转
陈皇宫最多的是人,更多的是耳目。
杜子溪来至钦安殿御座珠帘后,通天落地屏风前时,正撞上了同样闻讯而来,已经晋为贵嫔的杜铭溪。自产后铭贵嫔总怕见风,即便是春日天暖,仍在宝相花夹衣外又罩了一件比甲,更见丰姿绰约。
杜子溪仿佛视而不见。铭贵嫔觉察了,垂下头,畏缩如一只纯善到可怜的白兔,低声道:“姐姐也来了。”
杜子溪丝毫不理会她,蹑手蹑脚到屏风后,自缝隙往殿下看去。钦安殿本是朝会的重地,一物一设皆精奢华美。单单一扇十九折的屏风上,就刻漆金底,用螺钿垒起锦绣,金沉玉润,一片明媚里,殿下男子虽看不清面目,杜子溪却禁不住打了个寒战,轻叹了一声:“好大的煞气。”
铭贵嫔也忍不住好奇,附在她身侧向外看,不解道:“姐姐说陈瑞?”
杜子溪唇际轻吐两个字:“不是。”
她看的,是那一双碧蓝的眼,犹如一池寒潭。
殿前,御座上的封荣已经开口道:“那阁老就准备滴血验亲吧。”
说完,一挥袍袖,也不待众人施礼,起身便走。
众人连忙跪地,恭送御驾。
李太后也起身,宫眷是绝不能从正门出入,李太后转走殿后侧门时,倒不想一绕过屏风,便踧踖不妨的撞上偷窥的杜子溪和杜铭溪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