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部分(2 / 3)
无声,不多时皇后身侧随侍多载的李嬷嬷捧了一碗酸梅汤送至江嫔面前。
按例皇后赐食不能辞,但江嫔双手死死攥住扶手,迟迟不肯接过。神色间似是被惊恐的猫,瞳仁都在颤抖,脸色发青瞪视着。
面前捧着托盘的手,斑点青筋交纵横,无端的狰狞。
静默中还是穆嫔脆声开口,狠狠骂道:“你这老奴,没看见江姐姐不喜欢喝吗?还杵在那里做什么?死木头疙瘩一样!”
李嬷嬷一抖,碗里的酸梅汁荐出了几滴,却依旧不肯挪步,张口仍要说什么,却听得一个娇娇柔柔的声音道:“江嫔不喜欢就给我吧。”
李嬷嬷寻声转身望去,只看见皇后下首的燕脂,月白宫装,几无簪环,眉端慵然半挑。长窗里透进日色,映在极浅的蓝上,淡薄如蔚焰勾勒,更显得眉目间若笼轻烟,容颜赛雪。
李嬷嬷一愣,李皇后已使了一个眼色,待李嬷嬷静静退在一旁,才不紧不慢的说:“身体不好就别在这里了,赶紧回宫宣个御医看看。”转眼又对穆嫔道:“你也是如今陛下离不开你,也就别在这里耽搁太久了。”
那声音淡淡冷冷,目光慢慢地自每个人脸上扫过,众人却都止不住心里一震,皆低垂了头,不敢与之相接。
不多时妃嫔都散了,李皇后望着落地罩上的青竹帘的松石绿璎珞,飘起起又落下,目光好半天都没有移动。未动丝毫的燕脂,坐在李皇后下首,抬眸,旋又垂下,眼睫掠影,无声无息。
许久之后,李皇后终于起身,极小的步幅,连发上九凤翟冠坠下的足金流苏都不曾摇动丝毫,就这样波澜不惊的沿着红绒线毡一步步走到了窗前。
燕脂亦是起身相随。
夏风忽起,带着灼人的炙热扑在身上,李皇后绕肩而过的纹龙上的金绣云霞龙纹霞帔镇不住衣袂,凉滑纸薄的衣袂猎猎飘飞,几乎触拂在燕脂身上。
坤泰宫外绿草茵茵如画,犹如青笋,笋边有几只鹤在苔阶踱圈儿,偶有唳着,见人来了,侧着眼睛来看。江嫔想是正和穆嫔斗嘴,两人俏脸都崩的紧紧,江嫔手中的帕子一甩,倒惊着了鹤,已剪了的翅膀急扇逃去,慌乱时带掉了穆嫔发上的银步摇,五彩石璎珞扯了一地。穆嫔江嫔两人久久对望,不多时又同时笑了出来,笑得失去了仪态,弯下了腰,捧腹不止。
窗下的几株芭蕉开的尤为翠绿,在灼风里来回摇晃,映得李后的眸子也微似乎绿光闪动。她叹喟一般的道:“年轻真好。
殿阁内本就极静,此时更连呼吸声都不闻,只能听见风吹窗扇的微响。
李皇后转身时若有所思的凝住燕脂,姣好的面容被光影一时遮去了纹路,云髻压翟凤金冠,极美笑靥,就如雕像一般的无暇。
唯一不变一双凤眼黑瞳不见死水不惊,好似两个深坑,乌乌沉沉。
“撒娇买痴的本事也是一流。”
燕脂却陡地一惊,缓缓垂下头去,耳边但闻一声轻叹,幽韵绵长:“只可惜,江嫔和穆嫔到底是年轻不经事。她们不知道,这宫里凭着年轻貌美,娇纠痴缠可是活不下去的。花再好,也总有败的一日。”
燕脂的眉轻颦,话到了嘴边,终只是咬唇忍下。
盛日下的眼底,两道婀娜纤细的影,如墨在红毯里化了,浓浓郁郁地一片青灰。
出了宫门时,江嫔穆嫔仍在笑闹,见燕脂出来,江嫔一绷脸,扬眉道:“燕妃娘娘总是来的格外早,出来的格外晚,是不是里面那位给了您格外的赏赐?不过你们倒是般配,格外的人老珠黄!”
散了一半发髻的穆嫔听见便嗤的一笑,伸手去掐江嫔的脸颊,袖子上暗花的翟纹,闪着一尾一尾的光泽。
“就你牙尖嘴利,别忘了,刚儿燕姐姐也帮了你。”
燕脂只觉得心中怦得一跳,趁势伸手,到底捏住左支右绌的江嫔另一面面颊,似怒还嗔道:“可不是,你这个转脸就忘恩负义的!”
捏的不痛,倒是细细痒痒,江嫔最怕痒,早没了刻薄笑得一团儿似的,“好姐姐们,我可不敢了,你们可放过我吧……”
偏穆嫔不肯罢休仍去捏她,燕脂只得一面阻挡着穆嫔,一面藏着江嫔,一时忙的不可开交。
属穆嫔笑声清脆张扬,就像一曲胡歌,繁快鲜丽。
这年夏日大旱,一入八月,自东南海上吹来的风,带不来丝毫的雨水,干燥的连滴汗落下来,未曾及地,就被吞了个无影无踪。
被旱情所苦的永远不是锦衣绮罗的达官显贵,结不出一粒庄家的百姓,悄悄的散播起了一句话——天怒。国子监一名极为耿直的编修便策动了几名御史,上了一道奏疏。称帝久不务政事,开支无度,导致贪墨横行故引致天怒。宪帝大怒,当即仗毙了御史及编修。宪帝自登基以来,多耽于享乐,杜氏把持朝政已久,便是大臣们有什么行差踏错,多充耳不闻。如今罕见得一现天威,顿时举朝哗然。宪帝却仍余怒未消,因国子监隶属吏部,故一早就把礼部尚书李原雍传召至宫内,狠狠申斥了一顿。
带宪帝余怒未消的自钦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