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2 / 3)
后妃果真是清闲日子过腻了,非得找些事情出来!”
“这信,只是其中的一封,其他的均都烧掉了,也没有交给皇上。”太皇太后看罢,便将那信笺交给苏麻喇姑。苏嬷嬷会意,径直拿到烛台那边,焚毁。留下这封,是送来慈宁宫看的,看后就不能再留,否则一旦流传出去,后患无穷。
“你做得很好,”太皇太后微微眯了眼,“皇上的子嗣至今确实只有一个皇长子,但那纳喇氏未免就太笃定了,且不说她是个庶妃,皇上尚且还年轻,就算皇后生下的真是个女儿,其他妃嫔难道就不能生?就非得是她儿子入主东宫不可吗?她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太皇太后息怒。”景宁说罢,即刻噤声。说到底,惠贵人的心思由来已久,可也曾被她从中穿针引线。若非她先前的明示暗示,惠贵人是否敢在此刻动这个念头呢……
“宫中其实本来就有定制,庶妃生下的皇子一律不得由本人抚养,哀家当初可怜她初为人母,才破例让皇长子与她生活在一起。可如今看来,这样的母妃也教导不出好样的皇子,是时候遵循祖宗礼法了……”
太皇太后凤眸眯着,闪过一道寒光,景宁却当胸一震,“太皇太后不可……”
将皇长子与惠贵人分开,交与皇后娘娘抚养,是依规矩办事,旁人既说不出什么,惠贵人也就此失去了问鼎东宫的资本。一石二鸟,两全其美,可……
“太皇太后容禀,且不说如今皇后娘娘临盆在即,不方便照料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孩,就算是力有所及,臣妾也认为不妥。”
太皇太后微微抬眼,不言语,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景宁承旨,“惠贵人的长兄纳兰大人如今镇守南疆,三藩之乱即在眼前,一旦开战,纳兰大人便是那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刻太皇太后不但不能将皇长子带离惠贵人身边,反而要对她多多体恤。这样,身在前方的纳兰大人才能无后顾之忧……”
皇上护着他们母子,就连皇后都不敢动她分毫,为的,皆是要稳住南疆首帅的军心。庙堂形势,牵一发,动全身,此刻不动,不代表纵容姑息,而是顾全大局。皇上苦心孤诣撤藩,倾国之力来谋划此事,若非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出半分差池。倘若果真祸起后宫,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你说得没错,”太皇太后微微抬了眼,眸中含着一抹深思,“可纳喇氏既然已有不臣之心,哀家也不能这么轻易就放过她。”
既然不能动,便来个警告吧……
十一月初八这一天,景宁与钮祜禄·东珠一同到咸福宫。
同来的,还有映坠。
许久不见,映坠原本单薄纤瘦的身子越发丰润起来,脸也红扑扑的,看到景宁,乖巧地一拜,便退回到东珠身边不再言语。原本还是藏不住心事的一个人,这个时候已经变得圆融历练,是在承禧殿陪伴她的时候就开始变了吗,还是早在那之前?那下药的事,她不再追究,显然映坠也未想再提,可她竟没向自己解释半句……到底是宫中的人,能生存下来已经不简单,谁会傻得一如既往?
自己都变了,何来强求别人。
初冬时节,午后的天气也是凉的,荣贵人穿了一件红锦百蝶穿花裙袄,站在院子里,脸颊冻得嫣红,衬着领口处雪白的貂裘,越发显得圆润可爱。
远远地见她们来了,马佳·芸珍上前几步,吩咐宫婢们备好暖炉。
“参见贵妃娘娘、宁嫔。”
碍着东珠的面儿,芸珍是不得不拜的,可称呼上却做足了功夫,既让人听不出半点儿错处,也不掉了自己的面子。只是景宁听她这么叫,不禁暗暗哂然,若她何时真叫自己“姐姐”,那才是吃不消。
“珍儿妹妹请起。”
东珠和景宁要来咸福宫,是一早就知会过的,因此马佳·芸珍早在寝殿内备好了各色果品和香茗。茶是热腾腾的,东珠方一落座,便端起茶盏就着热气抿了一小口。
“大冷的天,姐姐还上妹妹这儿来,让妹妹如何担待得起!”马佳·芸珍说得客气,却是暗中细细打量。她摸不清她们二人所为何来。
东珠却是不紧不慢,将身子暖和过来了,才复又开口,“本宫今日来,是来探望小公主的。”
言下,并无待见马佳·芸珍之意。
荣贵人脸色讪讪,却是第一次被人这般挤对,“娘娘厚爱,臣妾替小容宪谢娘娘了。”
东珠笑笑,“话说,小公主已经五个月大了吧,想来与妹妹相处的日子也不会太多了,妹妹切莫太过介怀才是。”
这话说到了马佳·芸珍的痛处,咬着唇,她却无言以对。按照宫中定制,庶母是不应该与皇子皇女同住的,可……
“娘娘,太皇太后并没有让容宪搬离咸福宫的意思……”
惠贵人不就一直带着皇长子吗,她生的不过是位公主,哪怕封号尊贵,可论地位远不及皇子,为何在惠贵人那里可以破例,她却不行?哪有母亲舍得与十月怀胎的孩子分开的!
“娘娘,宫中定制不可废,就算太皇太后她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