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一章 (4)(3 / 13)
时的神情,多想为她拭去眼角的泪,但不行。
睫毛上下颤动着,陆朝眼角浸着水光,“莺莺,去巴黎吧!去实现你的梦想!”
我也会努力加快脚步。
等到你身披霞光万人瞩目,希望那时的我也已成为黑空中那一颗能与你比肩的星。
我会等着你,一直一直都等着你。
三九章
这些日子, 沈家阴云密布。
打从沈莺莺哭着说要去巴黎那天起, 沈蔚卢兰脸上就失去了笑容。
舍不得啊——
养在身边十八年的女儿即将远渡重洋,隔着那么深那么远的海, 不知归期。
只有沈樾真正关心她的心情。
出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和陆朝就此别过,甚至是一刀两断。
瞧她红肿的眼眶、低落的情绪, 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但沈樾没有问,关于“陆朝”, 所有人没商量却一致选择了同样的处理方式, 那就是避讳。
有一晚, 快十二点,沈樾渴醒了,下楼倒水,偷偷听到爸妈坐在客厅沙发讨论。
他们把声音压得很低,没开灯, 桌上燃着两根蜡烛。
亲事肯定是黄了。
得找个合适的时间把彩礼给陆家退回去。
这事儿要瞒着莺莺吧?免得节外生枝……
沈樾默默听着, 一转身, 不知何时,沈莺莺的房门打开了。
她穿着白纱睡衣, 倚在门侧。
窗外丝丝缕缕的月光轻盈地扫过她挽起来的黑发,像有几只蝴蝶停落在她肩上。
他看不清她神情, 不知道有没有掉眼泪, 他只觉得她静静的,毫无声息, 像一只猫似的。
她身上那件精致飘逸的白纱睡裙是小姨送的,从巴黎长途跋涉带回来,送给了她。在这一瞬间,沈樾心里才突然有了种真实的悲痛感受,沈莺莺果然要离开他、离开泓镇、离开家了。
要出国,得办一系列手续。
等文件全部下来的空档,沈莺莺的行李越堆越多。
怕她冷,怕她吃不惯,怕她想家。
卢兰恨不得把自己都打包带去,但正因为她去不成,所以才努力把她认为有用的东西全装上。
临到离开前一天。
沈莺莺看着堆得满满的三个行李箱和两个大包裹,沉默地重新整理一遍。
最后只留下两个行李箱。
卢兰在旁边瞧着,絮絮叨叨说毛衣必须得带,花露水必须得带,豆瓣酱必须得带。
在她眼里,什么都是不可或缺的,巴黎那儿肯定没有。
沈莺莺没作声,卢香赶紧上来缓解气氛。
她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姐姐。
又说莺莺在那儿不是一个人,这不有她照顾吗?保管一根头发都少不了。
如此,卢兰才算止了声。
他们走的那天,天气很晴朗。
早上七八点太阳已经很大了,沈蔚沉默地拖着两个行李箱,放到汽车后备箱。
到最后这一刻,反倒无话可说了。
又或者堵在心口的话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卢兰反复地转身用手揉眼睛,沈蔚眼眶也早红了。
沈樾望着垂眸不语的沈莺莺,上前说:“姐,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后再回来。”
还是没吭声,可沈莺莺满眶眼泪却“啪嗒啪嗒”落在了地上。
卢兰在旁边生气:“沈樾你瞎说什么?你姐她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巴黎那么远,外国人和咱们生活习惯也不同,说不定莺莺会水土不服……”
“别乌鸦嘴。”沈蔚皱眉扯了下她衣袖。
“我走了。”再听不下去,仿佛再多呆一会儿,她就会临阵脱逃改变主意。
沈莺莺飞快打开后车门,迅速坐了进去。
卢香夫妇简短向他们告别,紧跟着上车出发。
渐渐地,汽车将她的家、将她父母弟弟三人的身影甩得越来越远。
沈莺莺扭头望着,眼泪模糊了视线。
车不会停,一直往前进。
朦朦胧胧里,快到陆朝家门口了。
他院子栅栏上缠绕的藤萝依旧那么娇绿,叶片与叶片之间还冒出了一朵朵浅黄色的嫩花。
“等等——”
沈莺莺用手捂住嘴巴,哽咽嘶哑说:“开慢点。”
卢香扭头看她一眼,用英语与开车的丈夫沟通。
车速缓了下来。
趴在玻璃车窗上,沈莺莺直愣愣望着二楼。
她当然知道,哪扇窗的里面才是陆朝的房间。
就是那小小的冷色调的干净卧室,承载了她许许多多想起就心酸的记忆。
陆朝曾吻过她的发、她的唇、她的耳垂……
在他柔软的床上,他们听着彼此紊乱的呼吸,紧紧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