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幸运阁命案(9 / 9)
的马车进入小巷,或是早早就躲在巷子里的马车底下。等时机一到,他就顺着由琴音姑娘放下的绳子爬上二楼。尸体嘛,可以预先准备好装入麻袋,袋口捆上绳子,绳子一头自己拿着一同上楼,随后把尸体拉上去,扔在台上。然后贼人替琴音姑娘锁上门,再次回到原来的厢房,然后离去。”
向都头打断元宝的话,“小子,我可是带了人在傍晚六时十五分就来到幸运阁了,当时我派了人手看管两处大门。后门因为门是从里面闩住的,小巷里又停满马车,我就只让人守在巷口横停的马车前。之后,那些停在那里的马车里里外外都被仔细地搜过。贼人若不是在那之前离开,就不可能藏匿在小巷里头。”
“花标约是在下午六时开始,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那个小姑娘下了楼,然后开始派红袋子。琴音姑娘的琴声也在那时停下。”
“那就是下午六时开始,傍晚六时十五分前贼人就得离开小巷。只有短短的一刻时间,贼人来得及完成所有事情吗?况且楼下满是人,二楼的栏杆是通透的雕花围板,虽说有白纱稍微遮挡,但在最东面的人还是能看到西回廊的情况。”
元宝反驳道:“只要贴着厢房的墙脚弯腰爬过去就可以了,庭院东面边缘固然望不到,就算是站在高一截的主宾台上和再远一些的东回廊里,同样应该是有一个小死角是看不到的。当时正是投花标之时,气氛正热,站着的也只有唐三娘和几名忙来忙去的龟奴,别说爬,就算是光明正大地走,也没人留意吧?”
向都头露出一副英雄所见略同的表情,“要是下面的窗打开了,时间不够也可以顺着绳子滑到一楼的窗口,从窗口潜入混进下人当中。”
“就是就是。”元宝连声赞同。
一旁沉默许久的窦威缓缓开口道:“向都头,知道为什么你一身好武艺,吃衙役的薪饷吃了十多年,又捉贼无数,在民间得了个追风神差的美名,却直至今年才当上个小小的都头吗?”
“大人,当然是因为向某刚正不阿,不懂奉迎拍马。”向都头脸上神情不无骄傲。
元宝捂嘴偷笑,道:“向都头,窦大人说的可不是这回事哦。”
狠瞪元宝一眼,向都头粗声粗气地道:“不是又会是什么?”
“元宝我可是从小在公子的讥讽嘲笑之下长大的,对什么是明褒暗贬、似赞实踩清楚得很,向都头你好好想想,我就不戳穿了。”
“元宝,别说些乱七八糟的,让向都头更糊涂了。咱们上三楼去看看那两间厢房。”赵昊启对这边的命案现场已不再感兴趣了,催促着元宝离开。
一名衙役神色慌张地冲入回廊,“大人,刑部侍郎大人来了!”
赵昊启一听兔子般跳了起来,“元宝,快逃!”提起衣摆率先冲出小门,跑上门边的楼梯。才上了两级,就被人大声喊住了。
“昊启,你给我站住!”远远的回廊尽处,一片晃动的灯笼间,数条人影快步走来。
赵昊启无奈地叹了口气,停下脚步。
没一会儿,一张年过三十、怒气冲冲的脸就映入站在门口弯腰恭迎的窦威等人的眼帘。凭借父亲的势力,年纪轻轻就贵为正四品官员的赵家长子赵尧启穿着便服,在数名家丁的簇拥下来到赵昊启面前,身后跟着怕是被骂惨了而颓然垂头的赵禹启。
赵昊启站在两级楼梯上,很不情愿地转身面对长兄,“大哥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我不是说过完事后立即回府,不得在外多待吗?”赵尧启板起脸说道。
“二更还未到,晚点儿也可以嘛。”赵昊启换上撒娇似的语气哀求道。
“不行。”
赵昊启脸色一变,很不高兴地道:“父亲不是放话了,让我爱耍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吗?”
“如今状况不同一般,出了两条人命,拿着刀剑的贼人没逮到,说不好还在附近藏匿着。如此危险,还在这里瞎搅和。我说了回府就马上给我回府!”
“什么贼人,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我不是在玩,是在帮官差们查案。”赵昊启红着脸与兄长争辩。
“小孩子懂什么,这办案的事情就交给衙门里的官差们去办,你立即跟我回府!”
赵昊启猛一跺脚,把楼梯的木板跺得发出咚的一声巨响,“我偏不!”一个转身,差些跟拼命将高壮的身躯缩成一团躲在他身后的元宝撞一起。“元宝,我们上楼去!”赵昊启气咻咻地说着往上走,一路用力把楼梯木板踩得咚咚作响。
二楼楼梯口的温度骤然降低了,赵尧启面罩严霜,释放出堪比寒流的冷气。众人不敢作声,皆垂着头,生怕一个不慎与赵尧启视线相碰,他的怒火会朝自己喷发。过了好一会儿,赵尧启才沉声道:“窦提辖,你们干你们该干的事。禹启,跟我来!”
赵府一群人奔上了楼,众官差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