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福祸 (1)(3 / 11)
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次日,也就是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因此在1931年9月18日当夜,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因为王铁汉的对日抵抗行为,事后蒋中正曾于召见他时称赞道:“我记得你,在沈阳北大营当时的情况,你做得很好!”)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1931年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区、二道沟、南岭等地。至1931年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1931年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随后就是黑龙江主要城镇失陷、锦州哈尔滨沦陷,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身为亡国奴之苦。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距老帅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于皇姑屯不到三年,关东父老眼见家乡陷于日寇之手,怀念老帅之情日甚。多垂泪叹曰:“若大帅在!必不至此!”
咱们讲的故事发生在1931年7月,离九一八事变爆发还有两个多月。长春城西面五六十里地外有个万宝山村,天似亮似不亮的时候在万宝山村村外的土道上晃晃荡荡走来两个小孩。
这两个小孩衣衫褴褛、满身的泥土。前面这个孩子看起来也就七八岁,手里拿着一根破木棍。身后的孩子比他稍微小那么一点儿,拎着一个破瓦罐。东三省地广人稀,黑土地种啥长啥,粮食丰足不差一口饭吃。所以从关里逃荒出来讨饭的倒是常见,本地人要饭的的确不多。咱不管这俩孩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总之是两个小叫花子是没错了。
两个小孩脚步蹒跚,那后面的小童瘪嘴喃喃道:“哥,走了一晚上,我饿了。”
前面的大童其实早就饿了,但这大童在外面摸爬滚打毕竟多混了一两年,显得异常老城。大童回头朝小童一笑道:“兄弟,再忍忍,咱们到长春城就有饭吃了。人家不是说了吗,长春城好大好大,有钱的善人多得是。”
小童听大童这么一说却耍起了赖,一屁股坐在地上道:“我走不动了!走不到长春了!”说着用手朝万宝山村一指道:“那有个村子,咱们去要吃的。”
大童为难道:“天还没亮,咱去敲门要吃的不得挨人家的打?好兄弟,起来咱们去长春吧。”
小童捉摸捉摸大童说的也有理,但是空着肚子再走几十里路说啥是走不动了。他坐在地上回头回脑朝四下望了望,突然伸手朝树林边一指道:“那儿有人,咱们过去要吃的吧。”
有人?这天还没亮呢,哪儿来的人?大童听小童这么一说吃了一惊,连忙顺着小童的手指望去,果然,树林边一块大青石上双手抱头翘着二郎腿躺着一个人。
大童揉揉眼睛,才看清楚大青石上躺着的是个老道,这老道也上了些年纪,满头花白的头发扎一个发髻,身边一个油渍麻花的黄布口袋,口袋上金光闪闪宝气流动,压着一口大宝剑。
哪知这老道突然手拍青石开口唱道:“一更里,端坐慢慢调龙虎。运转三关,透入泥丸去。龙蟠金鼎,虎遶黄庭户。这些儿工夫,等闲休分付。二更里,二点阴阳真炁妙。上下三关,休教差错了。姹女婴儿,两个都放娇。金公黄婆,自然匹配了。”
大童心说这天还不亮,荒郊野外的怎么躺着个老道?看他那口宝剑金光闪闪的,好像是件宝贝,应该值得好些银子,他可不怕被人抢去?这俩小叫花子毕竟是小孩的心性,听这老道唱得热闹,索性就竖起耳朵继续听。
那老道歌声不停,又唱道:“三更里,明月正把乾坤照。吓得邪魔,千里不见了。退尽阴兵,不用刀圭妙。海底龟蛇,自然相盘绕。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五更里,天晓架上金鸡叫。有个忙儿,拍手呵呵笑。放饱牛儿,快活睡一觉。行满功成,自有丹书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