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归队(2 / 6)
了?
吴区长手刨脚蹬,连滚带爬退到海叔身边,拉住海叔的手带着哭腔喊道:“老陈救命!老陈救命!”
到了这时候我差不多想明白了,原来吴区长身佩那“挥鞭石”,王千惠无法近身,自然就没办法报仇。至于她托我们帮忙却不说话,大概是因为仇家是区长,这孩子害怕连累父母。这次降头师抢走了挥鞭石,吴区长就没有了依仗。王千惠附身李老师,再找吴区长报仇,算得上一箭双雕。
“这个……”海叔略一迟疑。就在这个空当,只见那李老师抢前几步,“嘭”的一脚重重的踢在吴区长的裆上。吴区长“啊!”的一声惨叫,昏死在甲板上。
李老师踢完这一脚,猛的双膝跪倒,朝我们磕了三个头。我看了看海叔,也不知说些什么是好。李老师磕完这三个头,一把拽下戴在脸上的眼镜,探中指、无名指“噗嗤”一声插进了自己的双眼。两个手指头一使劲,竟然将眼珠子抠了出来!一甩手,“吧嗒”一声,两个眼珠被丢在夹板之上。
几天后从中心医院传出了小道消息,说区里的吴区长重伤了裆部,成了太监。太监区长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来政府的网站上说吴区长因病修养,周副区长暂代区长职务。
李老师瞎了双眼,老师是当不成了。缺了个老师就多了个编制,没多久这个编制就被教育局卖出去了,学校又招来了新老师。
本来太子妹当老师的手续就没跑完,太子妹说不跑了,学校不去了,老师也不当了!我和范胖子都挺替她可惜,太子妹说没啥,本来这个老师就不应该我当,还是留着编制叫人家去卖钱吧,我可不占太监区长这个便宜。
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了豆子的电话,豆子在电话里很着急,说唐得胜心脏病发作,被志愿者们送到中心医院了。你们有时间的话就来一趟,现在志愿者们正在凑钱给老爷子交住院费。
我说那我必须得去啊,我和赵院长有交情,我找找他,叫他照顾照顾。等我到了医院已经是半夜了,赵院长说唐得胜是心衰,很危险,在CCU重症病房抢救,不见得能过得了今晚。
豆子一听赵院长这么说,转眼间就哭成了泪人。我陪着豆子,和几个志愿者守在病房里看着唐得胜。猛听得门外走廊内脚步嘈杂,口令声、军号声响成一片。一个声音高喊道:“东北游击队三纵唐得胜归队!”
“到!”唐得胜眼睛忽然一亮,在病床上欠身喊了一声,又重重的摔回床上,没有了呼吸。
屋里志愿者和医生乱成一团。我推门追到走廊向四下张望,却哪有半个人影?只听见远处传来阵阵军歌之声:“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怀抱阿斗得太平。还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唏咻叱咤响连声,桥塌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曹营百万兵……”
本卷终
番外 1901
1901年也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农历辛丑年。清政府在这一年与诸国列强签订了震惊海内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须赔偿各国军费共计白银4.5亿两。清政府一时间无力筹措这么多银子,人家那几国一研究,还给咱们来了个担保贷款。以清政府盐税、海关税为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连本带利一算计,清政府总共得拿出白银9.8亿两。①
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关外白山黑水,老百姓指望的就是地里多打点儿粮食。这眼瞅着要到春节了,满天棉絮一样的雪片纷飞而下,地上积雪老厚,一脚踩进去雪能没到膝盖。八角台的老百姓张灯结彩,贴窗花、包粘饽饽,就等着过年了。村口几个老汉身穿棉袄皮袍,望着白茫茫的大雪,口中呼着白气不停的念道:“瑞雪兆丰年啊!瑞雪兆丰年啊!”
八角台张老财主家是一座三进的大院子,黑油漆的大门、锃亮的门环,看起来格外气派。这要是往年过年,老财主家早就热闹的不得了了。可今年不同往年,张家长房大少奶奶闹了癔病,也不知道身上招了什么东西,不管黑天白天,光着身子满屋满院子爬。
这张老爷几代乡绅,也是读过书的人。儿媳妇光着身子满地爬?老爷子差点气得背过气去。找来几个郎中给看病,土郎中看得都直晃脑袋,说这事你们还是找跳大神的吧,您家儿媳妇的病不归我们大夫管。
张家的老管家姓白,白老爷子也60多岁了,平时为人随和,大家都称他白先生。白先生在左邻右舍的打听打听,套马车就从别的村接来了跳大神的两口子。男的黑棉袄、黑棉裤,怀里抱着鼓、脑袋戴着皮帽子,一脸忠厚老实,看样子他是二神。别看二神土头土脑的,他媳妇倒是挺漂亮,眉清目秀穿着花布棉袄,脑袋上还扎着红头绳,应该就是大神了。
儿媳妇发疯,张老爷也不好跟着看跳神,就和老伴儿坐在正堂喝茶等着听信儿。上房屋里是大少爷、二少爷、二少奶奶,还有被绑在椅子上的大少奶奶。白先生也不好进屋,把大神二神让进屋子,他自己就在门外听声。
大神二神摆好了五色彩幡,打鼓就唱。谁成想他们这一唱,大少奶奶也张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