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4)
董娟觉得自家娘和妹子天生八字不合, 不然也不会到一起说不上两句话, 就要闹矛盾。而自家妹子这两年脾气也愈加驴了, 以前娘家人说了啥不好听的话,她还愿意忍着,现在甭管你是谁, 都直接甩脸子走人。
被自家姐姐骂驴脾气,董问萍表示不服, 在她看来,她娘纯粹没事找事,在她面前找存在感,换成是个疼闺女的娘,骂两句傻大胆, 真没啥。她娘是疼闺女的娘吗?这话就是她大姐也不信。
董娟脾性温和,她要生气了,就是少去她娘那里,她娘说啥,她听着, 至于做不做,她自有主意, 发火甩脸子的事情不会做, 就劝解道:“她毕竟生养了咱们一场, 年龄也这么大了,没必要跟她一个老太太计较。”
董问萍真没跟她娘计较,要真计较, 她娘以前对她那个态度,她连年礼都不会往娘家送,哪里还能这样大鱼大肉的给他们送过来。
“人都说姜是老的辣,咱们娘那是越活越糊涂,看到顾羡就嚷嚷她肚子咋那么大,那语气活像顾羡的肚子这么大是干了啥坏事,老太太说话一点不顾忌场合,想说啥就说啥。”
说来说去,董问萍气的还是这一点,骂她傻大胆就骂呗,她没啥好计较的,但却不能说她大孙子,这是她的逆鳞,就是她亲娘说了,她都不能给她好脸色。
董娟哭笑不得,顾羡还有顾羡肚里的孩子是自家妹子的宝贝,谁都说不得,她娘却浑不在意,使劲埋汰顾羡,问萍能高兴?
董问萍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下回我再让羡羡去娘那里,我就是小人。”
没道理带着礼物送上门,让人挑骨头挑刺。谁都不会这么犯贱,凭啥呀,在家里这个疼着那个宠着,哦,到了外婆家,却被挑剔成了好像穷要饭的,不欠他们的。
“没这么严重吧?”董娟还是要劝劝自家妹子的。
董问萍不耐烦的摆手:“大姐,你不用劝我,她是我娘,我受她的气,这是我该的,我儿媳妇就连自家人都没给她气受,我娘管的宽了些。”
董娟其实也挺不理解的,她娘为什么就是看顾羡不顺眼?
董问萍就撇着嘴说:“看不上顾羡,却能看上顾羡大姨给的鱼,我以为她这么傲,人顾羡大姨给的鱼,她不吃呢,中午大嫂把鱼烧了,她比谁吃的都多。”
董娟就嗔她一眼,这话说的,就是心里再有气,谁还能跟肉过不去,不吃那是对不起自己。
两姐妹躲在厨房里边说话,边煮汤圆,董娟拿了十几个鸡蛋过来打,董问萍瞧见了就说:“打两个意思意思就行了,没人吃。”
晌午饭刚过没多久,都不饿,再说顾羡根本不喜欢吃鸡蛋,每天早上两个蛋还是捏着鼻子吃下去的呢。
董娟心想,鸡蛋是个好东西,煮好了还能没人吃?
“不多,就十二个鸡蛋,这么多人吃的完。”家里的鸡蛋都在这里了,不然她还能多打几个,冬天鸡不怎么下蛋,攒了这么多天,也才十来个蛋,不然等妹子走的时候,也好给他们带点。
董问萍想着大姐家的人都在,他们不吃,别人或许要吃呢,就没说啥。
汤圆端到堂屋饭桌上,顾羡捏着勺子吃了一碗,就是碗里卧着的鸡蛋,她也吃了。
贺博言瞅她好几眼,见她碗里只剩下糖水,就把自己的碗递到她面前,问她:“没吃饱的话,把我碗里的鸡蛋也挑过去吃吧?”
顾羡摇头,把碗里的糖水喝完,说:“不用,已经饱了。”她刚刚确实饿了,吃了一碗汤圆加鸡蛋,肚子就饱了,再多的话,却吃不下去了。
董问萍见儿媳妇吃了一碗,还有点诧异,看了眼她挺着的大肚子,又觉得很正常,孩子把胃顶住了,吃得少,饿的也就快,她笑着说:“家里有煤炉子,想吃了就跟我知会一声,一会功夫就能给你做碗饭,博言现在放假,再不然让他给你煮完粉丝汤也行。”
不管是双胞胎还是单胞胎,怀胎十月都是关键时期,不能忽视了。
吃了汤圆,董问萍把儿媳妇给大姐买的呢子褂子拿出来给她,董娟就笑着说:“怎么回回都给我买东西,下回不要买了,浪费钱干啥。”
顾羡就笑眯眯的,董问萍帮着她把棉袄脱了:“快试试,这衣服这两天穿冷了,开了春再穿,就合适了。”
董娟不胖,身材和董问萍差不多,买的时候就让董问萍试了试,刚刚合适,穿在董娟身上,也正正好,她挺喜欢,一辈子都穿老粗布,临到老了,搭着侄媳妇穿了呢子大衣,她摸了又摸:“方媛也给我扯了块呢子布,不过那布我看着没身上这料子好。”
王方媛在旁边听了,说道:“肯定没嫂子买好的,价格都不一样。”她也不舍得买贵了,回来她娘指不定怎么骂她败家呢。
董娟把呢子褂子脱下来,说道:“顾羡,你下回别给我买这么贵的衣服,又不出门子,农村人穿啥不是穿。”
顾羡可不这样认为,难道非得出远门子才能穿好衣裳?不过她也知道,现在人的节俭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