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老兵不死 > 0318 1984年的劈枪,历历在目。

0318 1984年的劈枪,历历在目。(1 / 2)

0318 1984年的劈枪,历历在目。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像这样的口号,在二十多年前的阅兵仪式上是想都不敢去想的。

在五十年代的阅兵仪式上,阅兵首长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王亮知道,1984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军人地位达到空前高度的一个标志。

辛苦了,你们辛苦了!

直到阅兵的那一天,边境还时不时的会响起枪声,还有解放军战士牺牲。

副营职侦察参谋傅平山不就是在三年后的1987年壮烈牺牲的吗?

一句你们辛苦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体现了最高首长对于一线指战员们的关心和爱护,那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

王亮仍旧记得,在检阅的过程中,小平同志频频挥手向将士们致意,将士们则行注目礼。

军乐声声,战旗猎猎。

受阅方阵像山一样挺拔、海一样壮阔。

摄像机镜头转动,照相机快门频响,流动的画面凝结成永恒的历史瞬间。

“当时的阅兵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小平同志没有像受阅部队的官兵们一样换上大檐帽、肩章尤为显眼,帽徽由原来的全红五星换成了带麦穗齿轮的八一红星样式,领章上的原两面红旗镶上了黄边、缀上了银星的八五式军装,而是穿了一身藏青色的中山服。在***城楼上的高级将领们则还是穿着以前的六五式确良军装。”王亮道。

普通人或许察觉不出来这一微妙的现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王亮知道,这支军队,正处在变革的钢铁洪流之中。

声震十里长安街的口号声中,首长的检阅车徐徐开动,驶过全部受阅队伍的面前。

望着***城楼,王亮的耳畔回响着当年首长在上面发表的讲话,一口浓重的川音:“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同志们!全国同胞们,同志们和朋友们!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这个光荣时刻,我向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保卫祖国安全而奋斗的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节日祝贺!”

“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体指战员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政治素质,努力掌握和提高应付现代战争的知识与能力。”

讲话的末尾,首长高呼:“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

声音洪亮,气势宏伟,让在场的无数人为之一振。

即便是现在回响起来,王亮依旧感觉头皮发麻。

讲话结束后便是隆重的分列式。

四十二个方队以最快速度开进到各自的预阅起始位置。

由陆、海、空三军指战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护卫着染着烈士鲜血的八一军旗,率先进入***广场。

“那面军旗下,聚集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旗帜上曾染着无数烈士英雄的鲜血。”王亮神情凝重地讲道。

三军仪仗队通过后,接着便是军事院校方队、步兵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男女民兵方队,他(她)们依次进入***广场。

那徒步方队,迈着整齐而又刚健的步伐,仿佛变成一个人正步走来。

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像一座座威严的大山,构建成伟大祖国的万里钢铁长城。

那铿锵有力的足音,有万里长征路上千万双草鞋的脚步声。

那勇往直前的英姿,有解放战争隆隆炮声中百万雄师跃上江南岸的身影。

王亮眼睛里炯炯有神,终于要讲到高潮了:“最具特色的便是徒步方队参阅人员手中的武器了。56式半自动步枪,连刺刀。他们做出了劈枪的动作。”

方队在通过主席台的时候,领队的指战员一声怒吼:“向右看!”

齐步转正步。

所有官兵随着正步的节奏,将上了刺刀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从肩扛改为手持,随即用力向前劈出,变成挺枪前进的姿态。

按照劈枪动作的要求,整个动作过程中,要有极其整齐的“咔咔咔”三声。

第一声,在步枪下肩,左手接住护木时。

第二声,是将枪身用力转向前方,从侧靠身体的状态变为竖直向前的状态。

第三声,是在将枪用力向前劈下,刺刀从朝天转为指向斜上方,枪托拍在胯骨部位。

这三个动作,在“咔咔咔”三声中,方阵立即从扛枪的和平姿态,变成挺枪前进、一往无前,杀气腾腾。

行进中,后排士兵的刺刀距离前排士兵的耳根只有十二厘米,却能保持严整步伐前进。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阅兵式都从未出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