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2)
被左夫人念过之后,方氏便难得地管起了罗天都的事,托了人请了京里的一位女夫子,请她来年教罗天都诗书礼仪女红。罗天都心里不乐意,她觉得那些风雅的东西,是有钱人的玩意,她们这样刚刚脱离庶民行列,比普通百姓强不了多少的人家实在用不上,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学那些华实不而的东西,还不如让她多做几副卡牌,好歹还能换几十两银子。
方氏这回却态度无比强硬,铁了心地好生管教罗天都,无论她如何反对,请女夫子的事已经定下了。
罗天都不想拂了她的好意,最后还是勉强答应了,反正要过完年才开始学,罗名都定下了来年秋成亲,过了年就该准备她的嫁妆了,到时还要提前回秋水镇安排婚礼,就算是要她学也学不了多长时间。
说起罗名都成亲的事,罗天都心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今年罗名都十七岁,过了年就十八了,再留在家里照这个朝代的风俗,就该嫁不出去了,想起来就让人心里不痛快。
唉!十八就十八,怎么说也算是成年了,可以投选举票了。她现在还是努力赚钱,给罗名都多攒些嫁妆私房,将来在婆家也好过日子。
从左家回来后,托左君雅的福,又有好些女眷们找罗天都购买卡牌,她们手边有钱,花几十吊钱买副卡牌,闲着没事陪着家里的老太太姑嫂妯娌们一起打发时间还是很不错的,据说这上京不少婆媳不和的人家,因为一起玩卡牌久了,关系都缓和不少,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罗天都早在上个月,就托了木匠赶制了几百张木牌,这个时候想来是制好了,她便跟方氏讲,要去木坊取木牌。方氏本不想放她出去的,这个时节,街上采买年货的人又多又杂,方氏怕不安全,尤其是罗天都要去的木坊还在外城,方氏更不放心了。
这大约是年前最后一次出门,罗天都也不肯放弃这个机会,对方氏软磨硬泡缠了许久,终于让方氏惹烦了,才挥手道:“快走快走。”
出门的行头罗天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等着方氏点头,如今得了方氏的首肯,欢呼一声,叫了程青就往外跑。
方氏不放心,让喜巧也跟着,追到大门口,道:“早去早回,不许在外头逗留。”
“知道了。”罗天都脆生生地应了一声,转过身就走了。
方氏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一蹦一跳地走远,一点一点地走出她的视线,莫名地惆怅了起来。时间真是过得快啊,以前那个刚生下来小小的,她甚至都有些担心怕会养不活的小女儿,一眨眼就这么大了,再过两年,都要离开这个家了。真到了那个时候,家里只剩下她和罗白宿两个,还真是有点寂寞呢!
不知怎么的,方氏忽然想起上次从左家回来时,简氏说的法华庵送子观音很灵验的话。
她悄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想着,要不等过了年,就去一趟法华庵?
方氏这边惆怅得不行,罗天都却如同放飞了笼子的小鸟一般,心情快乐得不得了。自打从左家回来后,她就一直被方氏拘在家里,连二门都没有出,就算她并不怎么爱热闹的,都嫌有些闷坏了。
此时已经是隆冬,上京的天气很快,冷得早,前几天刚下了雪,这几日正是天冷的时候。罗天都坐在骡车里,脚边燃了一个炭盆,仍觉得有些受不住,一双手笼在袖子里,两边的窗户也关得死死的,即便是这样,也阻挡不住大街上的热闹,透过薄薄的骡车厢传了进来。
喜巧是在上京长大的,对这样的冷天气习以为常,见罗天都冻得牙齿上下磕得直响,不免道:“小娘子畏寒,要不还是留在府里,木牌就由婢子跑一趟吧。”
罗天都搭了一床小褥子在腿上,将膝、脚踝等关节都盖住了,才道:“你快别说这么扫兴的事,好不容易能出来一趟,过了年又有女夫子来教规矩,就更难得出来了。”
喜巧仍有些不能理解,这大冬天的,呆在府里有什么不好呢?饿了有热饭吃,渴了有热茶喝,屋子里暖烘烘的,不比在外头吹风受冻强?
罗天都跟这个小孩儿解释不清,那种现代人刻在骨子里对于自由的热爱向往,那绝不是一座精致的宅邸就能够完全抹杀的。她说不清楚,索性就不说,眯着眼睛靠着软垫打盹。
骡马出了内城,走得越发慢了。车外的各式声音透过薄薄的车厢传了过来,鼻子里还能闻到透过冰冷的空气传过来的各种酸甜的香味。
罗天都在骡车里捂了一会,最后实在忍不住挑了一边的帘子,隔着那扇小小的窗子往外看,外城的街道人更多,大街上各式贩夫走卒,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着,年轻的女娘们略带羞涩地跟客人讨价还价,看起来实在是一副繁荣的景象。
越往市集走,人流越多,罗家的骡车被挤路中间,行步十分艰难。
外头驾车的程青扭过头,对罗天都道:“路都堵了,驾着骡车还不如走路快,前面有个马廊,要不我们把骡车寄放到那里,走着去取了木牌,再坐骡车回吧。”
罗天都正嫌骡车走走停停地烦躁,闻言道:“行,程青大哥你拿主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