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杨老大把车开了回来,提下一个大帆布袋子。(1 / 1)
双方开始点数。
肖戈故意点出声音:五片,十片……还不时和夏某交流一下……
几次以后,他发现夏某渐渐不再搭腔,眼神有几分游移。
坏了,我表现得太明显了。肖戈暗吸一口冷气。
就在此时,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有人用云南话快速地说着什么。
肖戈的第一个反应是“摘星”的抓捕行动开始了!第二个反应是:不对,这不是我们的人。因为“摘星行动”组的成员都是从外地调来的警察,只有两个人可以讲云南当地土话,而敲门人明显不是这两个外地警察的声音。
那就只能是夏某的人!这个时候他们怎么会来?情况有变!
事实证明,肖戈对来人身份的判断完全正确。
夏某跳起来,让“杨老大”去开门,一回头,忽然不见了肖戈。
就在这一瞬间,肖戈抄起座下椅子,一跃跳进了卫生间。反手已经把门锁上,动作快如狸猫。他的这一跳一锁,被称为本案中肖戈的第四个亮点。
挑选肖戈加入“摘星行动”的时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打”。肖戈的搏击水准在北京的战友中极受推崇,也曾使他在多次抓捕中如鱼得水。
此时的肖戈,看到卫生间的窗户极小,无法跳窗,唯一的念头就是凭一把椅子硬扛到周围警察赶到现场。在战友赶到之前,他只能依靠自己独斗天南。
他说,抄这把椅子,第一用它挡门,第二如果对方破门而入,这就是我的武器,卫生间空间狭小,只要对方不动枪,三五个人我肯定能扛得住。